陈赓的第四兵团,为啥只有名气最小的15军去了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我军派出了很多部队入朝参战,为了保证在异国土地上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所以派出的部队一般都是主力,战斗力差的部队一般不会被派到朝鲜。像赫赫有名的38、39、27、20、12、63军,都是各战区的王牌,但是解放战争名扬四海的陈赓兵团(第四兵团),却派出了最年轻的15军入朝参战。

15军,前身是中野第9纵队,也是太行军区拉出来的一支野战纵队,熟悉各野战军历史沿革的应该清楚,太行军区在解放战争,贡献了三支主力纵队(军),分别是中野3、6、9纵,中野9纵是太行军区最后成立的纵队,之前的两个纵队把能征善战的官兵都拉走了,中野9纵的兵员就是一些纯军区武装了,好多都是原来的县大队、区小队人员。

正因为中野9纵太年轻,兵员没有什么战斗经验,所以成立后一直配输给陈赓兵团指挥,陈赓兵团主要包括陈赓任司令员的4纵和9纵,9纵在解放战争中一直配合四纵作战,而4纵后来在全军整编时,分成了两个军,分别是13、14军,全军各野战军的纵队一般都会改成一个军,中野4纵能分成两个军,可见这支部队在首长心目中的地位。陈赓兵团也成了带番号的四兵团,包括13、14、15军。15军军长秦基伟。

四兵团成立后,先是隐蔽在四野身边,参与了解放两广的战役,然后,从广西转向云南,围歼了那里的国民党部队,但是残余的国军跑到了缅甸那边,困兽犹斗。这帮国军残余,虽然在国内屡战屡败,但是到了缅甸那边,明显的猴子称大王了,缅甸的正规军和雇佣军都打不过他们,而且这帮国军还不时反攻云南边境,我军主力一到,又跑到缅甸那里去了,这种打法让我们很头疼,毕竟我军当时是政府军了,可不能随便越境剿匪,后来缅甸没辙,邀请我军入缅甸境内剿匪,但是也有限制,可以入境20公里,这依然治标不治本,国军残余势力也不是傻子,等着被我们剿灭,而且还可以从缅甸跑到老挝去。

没办法,13、14军的官兵就被牵制在了云南那边,执行保境安民的重任。

15军的官兵,本来在西南执行国内剿匪任务,据说正准备转为公安部队,朝鲜战争爆发了,15军作为四兵团的代表,派到了朝鲜。秦基伟终于不用被老大哥领着打仗了,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而且,事实证明,秦基伟真的很能打。

15军1951年入朝,赶上了第五次战役,这次战役后期,我军被李奇微追的很狼狈,我们都知道傅崇碧的63军在铁原阻击战打得很好,保证了全军的顺利后撤,但除了铁原阻击战,15军在阻击战中的表现也不错,让彭总记住了这支军队。

当然了,15军能够天下扬名,还得靠上甘岭战役的优异表现。上甘岭我们比较熟悉了,在美军绝对的炮火优势下,15军官兵一方面死守坑道,一方面不断反击,歼灭美军有生力量,涌现出了黄继光等战斗英雄。15军也跨入了王牌军的行列

归国后,15军改编成我军唯一的一支空降军,常驻湖北一带,为应急快反部队。

Hash:a61968924b3770a85413e16982e2e7686597b59a

声明:此文由 寿乡散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