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古村落之裴村

裴村古村落,属于飞鲤镇湖滨村,位于郎溪县境西北部,坐落于南漪湖畔,地处河网之间,又称为后涧村,以村落所处山岗后涧山而得名。

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始迁祖裴祐十从山西河东迁入此地。随着家族壮大,人口增长,裴氏子孙陆续外迁,裴村原名已不可考,作为江南裴氏起源,建国后因该村村民绝大多数姓裴而得名,改名为裴村。

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不但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历史遗产,更是展现了悠远深邃的历史文明。裴村保存了完整的自然环境、风水格局、农耕体系和民俗系统,呈现了相对完整的地方历史文化连续性。展现了裴村人以家族为单位开荒僻壤、迁徙繁衍的发展历史。

目前,裴村村民户籍人口386人,常住人口302人,裴村依山伴水、湖田交错,农作物类型丰富,四季皆有。农作时不可或缺的便是农具了,村中仍遗留有大量农作器具,有的依然在使用。

裴村人热爱生活,民风淳朴。皖南花鼓、飞鲤人灯、小马灯、舞龙舞狮、大小锣鼓,这些文化项目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承,其中小马灯、人灯均申请非遗成功

裴村村落建筑整体呈团块状,建造时按规划“三纵两横”分布,空间形态为元宝形,在风水学里是聚宝凝气的场所。村内本为古街石板铺地,现仅留存纵向(南北向)三条道路为石板路。村内古建筑据考证以明清为主,村落在东、西两侧各建有宗祠一座,为供奉先祖以及举行族内重要事宜的地方。西祠堂位于村西部,原为三进,现遗存一进三间,祠堂一层,木结构,坐北朝南,粉墙黛瓦,屋檐、门头、墙脚石砖等细部均有精美雕刻花纹。东祠堂位于村东临近古东巷,坐北朝南,粉墙黛瓦,一进三间,古朴简约,门窗有若干花纹雕刻,现在仅有地基。

在裴村西北有段道路叫百步梯,始建于唐代,由裴村村民齐力共同建造,作为裴村古村落与南漪湖旁古码头的连接,同时也是穿村傍湖的重要交通道路。

裴氏祖茔位于狮子山,于2014年重新集资修葺保护,重要节日,裴氏族人均到祖茔祭拜,不忘根本的同时祈求祖先保佑裴氏门丁兴旺,富贵安康

裴氏诗礼传家,最出名的人当属裴休、裴俊、裴洪玉、裴士戎等人。裴休,字公美,唐宪宗时宰相,热爱佛学,曾贬官到宣城,先后任官于泾县湖南长沙;裴俊,明宣德年间,广东道监察御史,深受器重,曾受当朝皇帝下旨表彰;裴洪玉,清道光年间人,幼年丧父,因其孝道,被道光皇帝下旨表彰;裴士戎,著名画家,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鱼乐图》、《荷塘》等,风格独树一帜,作品多次到日本台湾香港澳门泰国及拉美等国和地区展出。

裴氏历经一千余年,期间屡经灾祸,几度兴衰,族谱七度被毁,又七次重修。家谱分十二卷,第一卷为总谱;第二卷为中、西房小宗图;第三至第九卷为东房第二十三世至第三十世;第十卷为外传;第十一卷为墓志、艺文志、诗和内传;第十二卷为祖茔图、居址志、坟山志、湖场记、东祠记、西祠记、来龙记、墁路记、俚言、家规、规条、诗、派行。《裴村志》修撰于2004年,记载了从北宋末年至今,一千多年间裴村的历史概貌和经济社会发展。

Hash:2eb274793740c14c6fcfeab5270ecbf70396b6a6

声明:此文由 我在郎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