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民挖井现三座大墓,挖到一半时土层变绿,专家:他是韩国王

众所周知,大多数古代文明都是在大江大河的环抱中被孕育出来,像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其实都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河南省作为所谓的“中原地区”,也是黄河沿岸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厚重的历史底蕴自不必多说,光是洛阳一地就曾是“九朝古都”;对于考古发掘工作而言,河南的王侯将相及帝陵的高规格大墓的出土率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这片看着不甚肥沃的土地下也封存着更多的千年往事。

河南省有一个新郑市新郑市往南再走二十多公里有一个小村子叫胡庄村。2003年夏天,村民们打井时意外发现一座两千年前的古墓。 在墓室中人们发现了一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其中的盘螭纹曲耳铜鼎和一整套青铜编钟都可谓国宝。但遗憾的是直到发掘工作结束,专家们也没能在墓中找到能够证实墓主人身份的陪葬器物,只能按形制推断出这是一座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大墓。这胡庄村一带也是颇有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两千多年前的郑国和韩国就曾设都于此,所以人们把这篇超过十四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郑韩古城”,胡庄村大墓的出土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历史观点。

正当考古人员们想要结束这段发掘工作地时候,却意外在胡庄村西边的一片荒地上发现了两座紧挨的山包,大的有十多米高,小的也有七八米,像极了古代大墓的封土。专家们好奇之下便爬上了这座突兀的山包勘探了起来,很快就探明这显然是一座大墓封土堆,而且在山包顶上还藏着几个年代久远的大洞。专家们商议后决定亲身下去“打头阵”,将绳索绑在身上后便进到了盗洞之中,由于盗洞内空气稀薄且视野受阻,下去的专家在看到一些碎石积炭后就退了出去,在拉上去的途中还卡在了盗洞中险些遇难,众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硬生生拖了上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各国流行一种往墓室中积石积炭的墓葬习俗,用以防潮防盗,专家据此推断,这很可能是一座韩国国君大墓。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历经了八代国君两百余年,迄今没有发现任何一座韩国王陵,若此墓真是韩国国君大墓,其考古价值无法估量,但由于国家在帝陵的发掘上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要想打开此墓求证也不太现实。十年后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一条干渠修到了新郑,且正正好穿过胡庄村那两座小山包。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发掘工作。

半个多月后人们终于将封土堆清理完成,在距离那座规格稍小的一号墓的墓室旁还发现了一个宋代盗洞,盗洞中蜷着一具青壮年的骸骨,颅骨也有被钝器击打的痕迹,专家们推断这应该是被同伙谋害的盗墓贼。几天后墓室的轮廓便显现了出来,两座墓墓室都呈“中“字型结构,面积加起来将近一千平米,墓室旁还有三条互相连通的壕沟,组成了庞大的墓葬区排水体系。这样庞大而复杂的排水体系着实将众人吓了一跳,这样的规模也只有秦景公陵能与之媲美。

与此同时考古队还在墓室四周清理出很多巨大的建筑墙基,古建筑专家推断当年墓室上方一定还有陵园建筑,且面积超过两百平米,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惊喜不止于此,在二号墓西南一侧,人们清理出了一个巨大的车马坑,《周礼》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而车马坑中出现了十辆车和五十具马骨架,这也坐实了墓主人是诸侯级别的身份。惊喜过后便是沮丧,偌大的一号墓中竟空无一物,专家们除了发现一幅残破不堪的棺椁和一些碎玉片外,几乎是一无所获。

好在相对完整的二号墓没有过多遭受摧残,考古工作人员们清理到一半却意外发现脚下的土渐渐变色了,而且是绿色。众人看到这一幕后却兴奋无比,因为在先秦墓中能让土变色的只有铜锈,这墓室中一定还留存着为数不少的青铜器。果不其然,墓室中的铜钟铜鼎等青铜器是层出不穷,还有一些精美的陶器和玉器都保存得相当完整,总共发现了上千件文物。由于棺椁和尸骨已经化为尘土,青铜器上一时也没发现铭文,没找到直接证据之前大墓主人身份还是有待众人推断。

从出土的铜鼎兵器和陶器来看,大墓年代可以锁定在战国时期,各项证据也都在偏向一开始的论断——大墓乃是韩国王陵。先秦时不流行墓志,能够直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只有印章,而胡庄大墓中并没有出现印章,因此破解墓主人身份之谜的关键还得着眼于青铜器上。在不断清理和仔细辨认的过程中,专家在两件兵器上看到了“左库”和“少府”的字样,翻阅史料才得知这两个词都是韩国官方机构的名称,“左库”是为王室保管财产的机构,而“少府”则是为王室制作各种器具的机构。

专家还在另外一个青铜鼎上发现了“王后”的铭文字样,这一是代表了此物是王的夫人所用之器物,二是说明此物属于“王器”。其余的出土器物的铭文中也纷纷出现了“太后”,“王后”,“王后宫”等字样,这也就是说胡庄村大墓真的就是韩国王陵,一号墓主人是王后,二号墓主人就是韩国国君本人。即便如此,要依靠零星的铭文推断出墓主人的确切身份还是有一定难度,但这天在研究出土青铜器铭文时,在一把战戈上发现了六字铭文,而通过其中一个字专家就搞明白了墓主人的神秘来历。

青铜戈上的铭文中出现了一个“卅”字,这个字说明了国君在位时间最少三十年。人们带着这个线索又一次翻找资料后欣喜地发现,只有一个韩国国君在位时间超过了三十年,那就是韩桓惠王,这样一来胡庄村大墓主人就彻底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成为了首座出土的韩国王陵,填补了考古史的空白。

Hash:97142a99823ab17caa064cbec745ecd34993a9e2

声明:此文由 戏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