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史话——⑫崤山的特殊战略地位

纵橫捭阖——战国风云卷崤函

洛宁在军事战略上的特殊地位,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终做大的还是秦国。秦国本来“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个相对封闭的小国。然而,随着其势力的逐步强大,就有了“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而秦国要想东扩,就必须东出函谷,翻过崤山,因此,崤山就成了关中通向中原的一道天堑。洛宁地处崤山腹地,自然就成了 “蛮争蚁斗之地,批亢捣虚之所”。

崤山位置卫星

崤山的特殊战略地位

崤山,亦称嵌釜山,系秦岭东段支脉,在豫西呈西南一东北走向,分东西两崤,延伸在黄河和洛河之间,绵延160公里,山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低缓,是天下九塞之一。

在古代,崤有“二崤”和“三崤”之说。所谓“二崤”,即东崤、西崤,亦称土崤、石崤。所谓“三崤”,即盘崤、石崤、千崤。

崤山之名,最早出于《左传》,在写到 “崤之战”时秦国大臣蹇叔说的那句话:“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这里只说明崤山有南北两个山峰。

后来对崤山记载比较具体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在写到黄河流经陕县时所记:“河(指黄河)水又东,左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盘崤山,历涧东流与石崤水合……河水又东,千崤之水入焉。”又说:“谷水(现洛阳谷水)出千崤东马头之山,三崤之名始著矣。”这就明确标明了三崤从西向东的具体位置。当然,这是郦道元站在山北面看到的。在南面,崤山之水便入了洛河。现在从卫星地图上看,崤山在灵宝、陕县、洛宁、渑池之间呈“U”形分布,其中在洛宁和陕县的分界处为崤山主峰乾山(现名甘山),也就是在”U”形的底部正中的位置上,这一带应为盘崤,至今在洛宁上戈以北的崤山脚下还有“盘城”“盘斗坡”这些地名。至于“石崤”,应该是指“U”形的右侧,即从洛宁的长水、马店、小界一直向东北延伸到渑池、观音堂一带。这里至今还有硖石、石壕、石门、石板河、石龙沟等。千崤,也称土崤,指洛宁东北、宜阳西北,直到义马新安这一带的丘陵地区。从战略意义上讲,恰好横贯在从洛阳到陕州之间的山峦就是石崤,而这也正是古代从洛阳到长安必须翻越的天堑,所谓 “扼雍豫之咽喉,管晋秦之门户”,直到后来开山凿洞修通了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路等,才使天堑变成了通途。

崤函古道

《方舆纪要》所记:“崤有盘崤、石崤、千崤之山。所谓崤有二陵,则石崤之山也”。这就说明 “夏后皋之墓”和“文王避雨处”都在石崤上,也就是在陕县到洛宁之间的崤山之中。唐杜佑在其《通典》中也说:“文王避风雨处即东崤山。”

至于东崤和西崤,实际上还是指石崤说的。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两崤“在县(永宁)北二十八里……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阪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按此,东崤和西崤应以现洛宁至三门峡的249省道为界,东为东崤,西为西崤。而按洛宁旧志记载,东崤和西崤在今洛宁上戈的九龙涧之两侧。

石崤后来也称石壕。现渑池县西部还有个石壕村,据说就是唐代诗圣杜甫写《石壕吏》所经过的地方,至今在这个村的西边山冈上,还能看到当年崤函古道的遗迹

总之,无论二崤也好,三崤也罢,都可统称为崤山。古函谷关(亦称崤塞)就设置在崤山的咽喉之上,因此,崤函既是关中(陕西)东边的屏障,也是中原西边的锁钥。《西征记》中有句话:“崤上不得鸣鼓角,鸣则风雨总至”,由此可见崤山的战略位置有何等重要。古称“山东相山西将”,这里的山指的就是崤山,山西不是现在的山西,而是指崤函以西,山东也不是现在的山东,而是指崤函以东。从这个意义上讲,崤山还是古代中国东西的分水岭,也是后来东都和西都的分界线。西安之所以成为四大古都之一,以其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而称 “关中之地”,古人称赞西安 “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洛阳之所以成为十三朝古都,也是因其“东有虎牢之险,西有崤函之固,北有黄河之阻,南有龙门之隘”。晋潘岳在《西征赋》中云:“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惊叹道:“崤山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函谷关(1920年代摄)

来源:《洛宁史话》

编者:周流宗

Hash:204231dc52f5f198ba6fed544414698bbd38e0a7

声明:此文由 大美洛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