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带你去彭州,看看那里的“本真”之美......

通济牌楼

尼兹·豪普德曼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这样提示音乐与建筑的关系:“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彭州南部新城

葛仙山左廪右舍

对于拥有强大音乐基因的彭州来说,建筑更是这座城市的第一形象,色彩、造型、布局等综合因素考量,具有美感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魔力音符,对游客有一种吸附力和亲和感,听说了就想来,来了就不想走。

南部新城

窝子民居

海窝子民居

城建很漂亮的城市有很多,北欧的风情小城、江南的温柔水乡。然而在彭彭的心里,彭州才是让我念念不忘的故乡。对心爱的人说:“我很想带你去彭州,因为那里很美”。彭彭心里觉得,这是爱的至高表达。

龙兴寺

喜欢林徽因,不是因为她浪漫的爱情故事、也不是因为她的散文与诗,虽然这些也很打动人心;喜欢她,因为她能在战乱中毅然选择南迁、因为她在极差的生活条件下始终勘察古建筑、也因为她在疾病的折磨中仍致力于建国后的设计;喜欢她,因为她的气节和人品,因为她是一个让人敬仰的建筑家。

彭州市行政中心

回忆一段她为《清式营造则例》所作的序言,彭彭觉得是对建筑之美最好的诠释:“建筑上的美,是不能脱离合理的,有机能的,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能呈现平稳,舒适,自然的外象;能诚实的袒露内部有机的结构,各部的功用,及全部的组织;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能自然的发挥其所用材料的本质的特性;只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以求更和悦的轮廓,更调谐的色彩;不勉强结构出多余的装饰物来增加华丽;不滥用曲线或色彩来求媚于庸俗;这些便是‘建筑美’所包含的各条件。”

牡丹文化广场钟楼

彭州文化

融入自然的家园

再读建筑,从王澍的《造房子》开始。彭彭很喜欢“营造”这个词,让人感受到一种严肃之美。从山水画到建筑格局与功能,从牡丹广场钟楼到彭州文化馆,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仅源于功能的本真之美。

龙兴寺一角

法藏寺小景

涌华寺

在山水画的意境中寻找建筑之美,关乎建筑,也关乎人生。人生也像造房子,不妨放在山水之间去看去体味,顺自然之势,持淡然之意,没有那么多意识,只有回归生活本真的功能之美。

海窝子古镇建筑

白鹿风情小镇街景

在彭州,在各镇的小巷、城市的角落,当你置身其中,那种光与影的错落、人与建筑的交融,是任何相机都无法捕捉到的。建筑,那种纯粹、单一的力量极为震撼,用最为简单的光影将人心中的虔诚映射于空间之中。

阳平观

罗家大院

通济花海小景

喜欢建筑,喜欢那种单一之美、质朴之美、本真之美;喜欢建筑,喜欢那种深入其中体会光影与交融的人文之美;喜欢建筑,喜欢去体味建筑师或是辉煌、雄浑或是恬淡、寂寥的心境;喜欢建筑,喜欢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句没一句地谈着置身于同一个建筑中的不同感知。

时尚奥特莱斯

对建筑的感知,对人生的感知,对世界的感知。建筑的美可以远观、也可以近临,心境不同所感不同。要懂得每个建筑的美,就要有和建筑一样的心境与胸怀。心,大一点、纯一点,才能看到建筑之美。

文:刘代萱

图:张勇 乔刚 张鸿 竹德琴 韩学梅 韩文君 刘晓冀

编辑:刘代萱 责编:龙洋

文章由品鉴彭州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标明来源出处!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主编:王玉岩

编辑:梁丹 孙小洁 刘代萱邓茹月

Hash:cf7dd2cec5fb5bd4027aaeb8a3efd4534a25c989

声明:此文由 品鉴彭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