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变幻下的古寺之美

本组片子使用华为P10手机拍摄于6月10日(星期天)傍晚。

风穴寺位于汝州市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近几年,随着汝州城市框架的拉大,沿云禅大道二十分钟即可到达风穴寺山门。加之免收门票和停车费等诸多惠民措施的实施,风穴寺及周边已成为汝州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用镜头展现千年古寺的美景,也更为方便快捷。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善用光与影,在古建摄影中能创造出完全不同的画面效果。几年来,在风穴寺的拍摄实践中,我深深的领悟到,古建作品中有了光与影,就有了灵性、有了灵魂,才更能体现古寺之美。自认为,光影变幻下的风穴之美主要体现在厚重古建、岁月沧桑、斑斓色彩、禅意弥漫和布局匠心等方面。

厚重古建风穴寺现存唐至清历代建筑14O余间;拥有唐塔、宋钟、金殿三大国宝和中国第三大塔林。寺内现存有明代汉白玉石佛缅甸送的佛像及明代嘉靖年间石佛30余尊、木雕佛像7尊。寺内碑碣林立,或记事、或题咏,楷、草、隶、篆风格迥异,存有唐代的尼陀罗咒、宋代的经幢、元代的塔铭。诸多的建筑遗存,为中国建筑史上留下厚重的实物资料,被古建专家誉为中国的古建博物院。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沧桑 风穴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西元190年),毁于董卓之乱,重建于北魏,距今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历史上曾名为香积寺、千峰寺、白云寺,北魏重建寺院时,更名为"风穴寺",一直沿用至今。无论是古朴秀丽的唐七祖塔、还是厚重壮观的宋悬钟阁;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古朴沧桑的碑碣;无论是构造精巧的斗拱,还是破败残缺的外墙屋檐,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回声和岁月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摄影的魅力,在时间的长河中,愈发明显。

斑斓色彩 寺庙建筑虽然不似皇家建筑那样的金碧辉煌,但红黄绿的主色调则分布于古寺的各式建筑、装饰及物件之上:红墙绿瓦、阁楼塔身、五脊六兽、帷幔、蒲团、袈裟、木鱼、灯笼......在摄影中,有了光才有了色,而光与色的搭配又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光映照在这些物件之上,更显庄重、明艳、和谐、均衡,无不体现一种色彩的美感。

禅意弥漫百度百科上解释,禅意指禅心,清静寂定的心境。寺庙本身就是禅修之地,置身其中,仔细观察,细细品味,禅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墙头的小草、房顶的瓦松,塔身上的白鸽、屋檐下的麻雀,墙角的狻猊、殿内的油灯,晨钟暮鼓、木鱼声声......在光的映射下,一种极简宁静的色调氛围,用自然流露的情绪把这种视觉美感充分的表达出来了,这不就是禅意摄影的意境吗?

布局匠心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六福地之称。风穴寺的左右和后面有九座山峰似九龙环绕,谓之深山藏古寺。寺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分布其中,曲径通幽处,颇有点南国寺院的韵味。纵观风穴寺的整个布局,建筑错落有致、青山绿水相伴,光影交错之间,独具美感。

Hash:a2596960d7ed06e8e41fd37e1cd52351981a7b63

声明:此文由 大自然视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