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春美景,看城市变化 | 本期路线:长春规划馆、长春雕塑博物馆

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地铁通车、轻轨增线、快速路续建、旧城改造提升、伊通河综合治理、规划馆完工、南溪湿地公园建设、农博园常年开放……长春真是一天一个新变化,令人既熟悉又陌生。

城市的新变化,不仅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城市建设增添的一砖一瓦,都为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增加砝码;城市面貌的每一分改变,都推动长春旅游不断发展。基于这种全域旅游发展思维,同时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长春市旅游局组织策划了“游长春美景,看城市变化”系列旅游活动。

本期路线是长春规划馆+长春雕塑博物馆

20日下午1时许,由市旅游局组织策划的“游长春美景,看城市变化”系列旅游活动迎来一批新客人——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师生们。该校师生创新地将这次旅游活动与主题实践课结合起来,通过发现身边美景,感受城市变化,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激发大家爱长春、建设长春、建设家乡的自豪之情。

长春规划馆

他们去的正是本次活动的首站——长春规划馆,首先震撼众人的,就是那朵香槟金色的花瓣式建筑。长春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长春市规划馆,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包括了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办公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凯大师设计,重点展示了长春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愿景等内容。该馆刚刚对外开放不久,是全国展示区域最大、科技手段运用最为丰富的数字展馆之一。”

规划馆一楼是城市历史展区,主要以不同时期城市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模型、场景模拟、图文模板、实物陈列的方式表现长春城市衍变的过程。“榆树市周家油坊村的‘榆树人’遗址,距今约四万年左右,为迄今发现的长春地区最早的远古人类……”在“品读长春”板块,旧石器时代的“榆树人”的生活场景再现场面,让同学们啧啧称奇,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在“百年长春”板块,大马路、官衙银号、民宅旅店……宽城子老街古色古香;光影斑驳,岁月经诉,老电车穿越时空,缓缓驶来。通过一个个实物情景再现,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品读长春的百年历史。如果还想细细了解,还可通过展区内的触摸屏,通过触摸点击,了解感兴趣的城市信息、观看过去的影像资料。在规划馆内,除了传统展示方式,还设置了许多高科技的展项,大大提升展馆的科技感与互动感。

穿过历史展区即是城市规划展区,在这里,展示的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每一个细节和成就。一带一路、长吉图、海绵城市、伊通河工程、旧城改造提升……

位于三楼的第三个展区,则满足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太阳能充电服”、“家务机器人”、“PRT无人驾驶汽车”……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发明和畅想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兴奋不已。

长春雕塑博物馆

参观完规划馆后,师生们又兴致冲冲地乘车来到长春雕塑博物馆。一进馆内,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里是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对外开放的新展馆,共设置8个展厅,主要展示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收藏的国内外名家作品,以及长春多年来在雕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同学,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拍照,现场接受艺术的洗礼。

“这是我第一次来雕塑博物馆,这里的雕塑作品太让人震撼了,让我们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赵丽君同学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用手机拍照。“虽然长春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但城市的文化底蕴深厚,长春不仅是‘汽车城’、‘电影城’,还是‘雕塑城’,尤其是这些年长春雕塑文化的氛围日益浓厚,更是为长春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风情。我为我是长春人而感到自豪!”赵丽君兴奋地说。

“‘游长春美景,看城市变化’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实践课!活动中,像汽车城、电影城、雕塑城等这些长春独有的特色名片从书本中走出来,透过一个个长春美景变得生动起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春,感受和发现我们这座城市正变得日新月异。”教师金婷说,好多同学都纷纷表示,没游够,希望下次还参加“”游览其他长春美景。”

记者/摄影:宋莉

编辑:刘洪磊

责编:于飞

Hash:032ef1011396ef70c9b8f059b5d726b451783073

声明:此文由 掌上长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