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灵魂在哪里?拉萨不等于西藏,但它是打开西藏大门的钥匙

许多没有来过西藏的人,或是对西藏缺乏了解的人最初也许会有一种误解,以为拉萨就是西藏,或是以为西藏就是拉萨。

所以,他们最初对于西藏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拉萨这座“日光之城”身上,可是当他们终于有一天到达了拉萨,却彻底傻眼了。

为啥?

因为他们眼里的拉萨跟其它内地现代化的城市没什么区别,一样的车水马龙、一样川流不息的人流、一样繁华的街道、一样的肯德基、一样灯红酒绿的KTV、一样满大街川菜、粤菜、东北大炖菜,于是他们彻底懵了!

那么,到底有没有不同之处呢?当然有,每一个在拉萨呆久了的人、每一个熟悉拉萨的人都知道,拉萨的灵魂在哪里,哪里才是真正的拉萨。

再外向活泼的人到了拉萨,也会不由自主地变得安静内敛,其一是因为高海拔,其二这座城市里自带着慵懒的气息,让人无论从心理抑或是生理都变得缓慢和安静,于是每一个人不得不卸下浮躁,开始仔细地审视这座城市。

假如你愿意,在某一个清晨,可以去布达拉宫汇入人流,随着他们顺时针地围着布达拉宫转起。二十几年前,拉萨的转经似乎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模式,叫“晓孜果,广巴廓”,即为早上转布达拉宫,晚上转八廓街。对于拉萨的了解从转经开始才最为恰当。

只有在布达拉宫和八廓街才能认识最真实的拉萨,拉萨的灵魂就在那里。在那里你会被信仰的力量所震撼,并为之感动。那一刻,也许你才终于发现和明白,拉萨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

在拉萨,登上布达拉宫看金碧辉煌的宫殿,来大小昭寺叩拜释迦摩尼等身佛像,之后再围绕着八廓主转经道转上三圈,对于游客来说仅是一种体验,对于虔诚的藏族同胞来说,那就是他们的生活。

拉萨城本就是由无数转经者转出来的,自古以来,来自各地的信徒围着大昭寺转经,衍生出最早的转经道。在近千年的时间里,转经道两旁逐渐出现了商店、茶馆、客栈、作坊、市场设施,为日益增加的转经者提供餐饮食宿,转经道漫漫地就变成了如今的八廓街。

后来,越来越多的信徒为了亲近佛像,为了方便早晚转经,不少人干脆在八廓街定居下来,和原住藏民一起形成了居民群落,也逐渐形成了早期的拉萨城。

如今大昭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万盏酥油灯长明,那里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不朽的痕迹。

在拉萨,人们特别贪恋阳光,在藏族同胞眼里,阳光普照意味着吉祥安康,幸运的是这里一年四季都拥有最温暖的阳光,所以拉萨也被称为“日光之城”。

我在拉萨的日子里,有时候走累了,在正午时分便会歇歇脚,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来到熟悉的茶馆点上一壶甜茶,叫上一碗藏面,已然没有半点的拘谨和陌生。

我在拉萨的日子里基本都是步行,只是偶尔在日头最烈的下午,乘坐21路公交环线漫无目地转上一大圈,有时候车上会热热闹闹地挤满一车人,身着各色服装的藏族同胞都极为友善,彼此会微笑着致意,有时候人会极少,我会靠着窗子,不知不觉就睡上一觉。

某一个下午,在阳光正好的时候,我也会走进这座黄色的小楼,传说仓央嘉措和情人玛吉阿米在如银的月光下相会在这里,它就是玛吉阿米。我会选择靠窗子的座位,反反复复地读着仓央嘉措的情诗“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会冉冉浮现在我心田。”,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

每当华灯初上,布达拉宫广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人们围成圈、手拉手跳起欢快的锅庄舞。月光下,那是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

喜欢拉萨、爱上拉萨的人,想必是具有一些情怀的人,那些情怀里有对梦想、自由、阳光的向往,恰好拉萨能赋予那些情怀最好的归宿。拉萨不等于西藏,但是拉萨是打开西藏大门的钥匙。

蜀黍在这里写了很多的文章、拍摄了很多的视频,但是仍然觉得不过瘾,依然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跟你交谈,蜀黍愿意蹲坐在温暖阳光下的一处墙角儿,坐在小板凳上,慢条斯理地再给你讲讲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许这一讲,就是一生!请你关注我吧,我们路上不见不散。

Hash:97eea6b066f5062873fa8ed1dbfbca1c51e6b73e

声明:此文由 用眼观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