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乐寺塔:最古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

妙乐寺塔,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西7.5公里处,建于后周显德二年。据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

妙乐寺已毁,仅存寺塔,始建于 唐 , 后周 显德 二年(955年)重修。妙乐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塔为十三级密檐叠涩式砖塔,平面呈方形,内部空心,底边长9米,高34.19米。。

2001年6月25日,妙乐寺塔作为五代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刹为铜制鎏金,高6.74米,由须弥座、七级相轮、宝华盖、水烟、仰月、三重宝珠、刹尖组成,刹柱上有铁链四根,系于塔顶四角,由四尊鎏金铜师镇压。塔刹所有构件均一次浇铸成型,没有焊口及铆钉,工艺精湛,实为全国罕见珍品。特别是鎏金铜师,造型独特,面部狰狞,保存完整,堪称文物精品。

“妙乐”一词来自古印度,是古西印度国的国名,妙乐寺塔又称阿育王塔。阿育王是古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史载为统一江山,阿育王血腥暴力,有“暴君”之称,晚年皈依佛门,将释迦牟尼的佛法发扬光大,被称为佛教“护法”。

阿育王致力于佛教传播时期,正是佛教于汉代传入我国的时期。可以推断出,阿育王是佛教在我国发展的关键人物。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把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分成8.4万份,造塔8.4万座,分供于世界各地,我国有19处,妙乐寺塔因佛之舍利而建,在19处中位列第十五位。

历代所建的19所塔名和立塔地点:

1.西晋会稽鄮县塔。 2.东晋金陵长干塔。

3.石赵青州东城塔。 4.姚秦河东蒲扳塔。

5、周岐州岐山南塔(即法门寺塔)。

6.周瓜州城东古塔。 7.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

8.周洛州故都西塔。 9.周凉州姑臧故塔。

10.周甘州删丹县故塔。 11.周晋州霍山南塔。

12.齐代州城东古塔。 13.隋益州福感寺塔。

14. 隋益州晋源县塔 15. 隋郑州超化寺塔

16.隋怀州妙乐寺塔。 l7.隋并州净明寺塔。

18.隋并州榆杜县塔。 19.隋魏州临黄县塔。

扩展阅读:

“阿育王”是谁 中国现有的佛舍利塔都在哪里?

原文:华夏经纬网 http://www.huaxia.com/zhwh/whrd/whrdwz/2010/06/1931280.html

所有的故事,总有个缘起,考古过程的严谨,留下许多温习故事和幻想猜测的时间。现在,铁函中,不断带来器物美学上的惊喜。人们最为期待的释迦牟尼佛舍利,是如何来到中国?它在中国又是怎样分布?通过电影,书籍等,可以跨越时空,用现代的眼光,去了解这些。

电影告诉你“阿育王”是谁

释迦牟尼,是被称为佛祖的传奇人物,相传,佛祖去世后,遗体在古印度拘尸那城南火化。弟子在灰烬中,发现了一些奇异的结晶体,就是这些神奇的颗粒,被弟子们称为“舍利”。

然而,他在世界上的影响,最重要的“幕后推手”之一,就是阿育王。《佛教字典》对于阿育王的介绍,太冷冰冰,在里面,你所看到的阿育王,他跟每一位有着庞大王室家族中的血性青年一样,他年轻时征战杀戮,残忍灭兄,统一了印度,当上了孔雀王朝第二代国王,并皈依了佛教。2002年,印度投资最大的史诗电影《阿育王》当中,年轻英俊的王子有着美丽却伤感的爱情。了解他大概的生平,再看这部电影,这个生活在远方又跟我们相距很多很多年的人,显得充满生机。

根据记载,在阿育王当国王期间,他后悔自己率领军队参加战争的残酷,因此,不仅自己受了五戒,还把佛教立为国教,在释迦牟尼身后,他又号召世界上都不要发生战争,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给各个国家,一夜之间,在世界上建立84000座寺塔。这,就是佛祖舍利分散的起源。而且,唐代佛家经典著作《法苑珠林》里认为,某种意义上,因塔下都是阿育王为奉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所造,所有这样的塔,都被称之阿育王塔。不过,因为电影的通俗易懂,如果想了解这个在印度“知名度”不亚于“泰姬陵”传奇的人物,最好通过电影《阿育王》的情节来感受,特别是它的音乐

19座真身舍利宝塔的历史分布

尽管时间上,很难衔接,甚至不知道一夜之间万座阿育王塔是怎样竖起,不过,不用去管这些。现在,能看到的,在西安法门寺博物馆的一个展厅里就有“中国古代十九座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分布图”。这个图,据说是根据《法苑珠林》得来的信息。

在唐代以前,人们只是相互流传阿育王的事迹,而唐代佛教领袖释道世,和朋友们一起,经过在全国大范围的考证,利用10年的时间,写出了长达一百卷的《法苑珠林》,其中,他们就具体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国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相继建造的十九座宝塔塔名、建塔时代与立塔的地点。虽然当时全国的佛寺已有“百千”,但释道世认为,只有这19座,是阿育王所造,地宫里有佛祖的舍利。

当时的考证人士都觉得,这19座宝塔虽然先后再建于晋、隋之际,但不是“造新”,皆为“修故”,所以,地宫都没有“动”过,这一点,已经明显和历史记载不符合。但现在,了解它们的分布,可以为你自己增长一点知识,特别是此次考古的金陵长干寺,是排在第2位的,因为有佛顶骨的舍利,非常尊贵。

很有趣的是,排名前2位的塔中佛舍利,都是刘萨阿发现的,也就是最早在南京“动”了长干寺佛舍利的慧达。前者是在公元282年,比南京的还要早。而排名第一的宁波阿育王寺,是19座中,唯一幸存至今的,所以舍利函一直也没有去动它。

中国有多少已知的佛舍利?

在这以后,从现有资料来看,就没有人再去记录或考察佛祖舍利的历史分布,这只是当时状态的一个“片段式”记录。但进入20世纪后,相关的信息,随着发现或者考古工作的进行,接二连三传来。那么,现在根据多年来的书籍记载和考古发现,可考证有佛骨的塔,又在哪些地方呢?

记者整理了一下,第一,是陕西扶风法门寺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1987年发现);第二,是北京灵光寺招仙塔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1900年发现);第三,是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的释迦牟尼佛舍利(1981年发现);第四,是镇江甘露寺铁塔的释迦牟尼佛舍利(1960年发现);第五,是杭州雷峰塔的释迦牟尼佛髻发舍利(2001年发现);第六,是辽宁朝阳北塔的释迦牟尼佛血舍利(1988年发现);第七,是山东汶上宝相寺释迦牟尼佛牙舍利(1994年发现)。这里面,以陕西扶风法门寺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最为珍贵,其次,就是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它是肉身形成的舍利。

在专家的指导和讲解下收集资料时,记者真是吃惊不小,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佛舍利?据说,是因为当时传媒力量的薄弱,还有考古行动的不公开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基本上,没有非常关注,所以,不少只有当你身为游客去参观的时候,才会“豁然”得知。

因此,这样看下来,南京长干寺的佛顶骨舍利如果真的“面世”,就会成为第8个地方,并且,从“顶骨舍利”的寓意来说,也是级别最高的,那是最智慧头脑的象征。

作者: 于飞

来源:金陵晚报

Hash:12ddd97b6b52c83f9de1b1c53958e80d1b914d24

声明:此文由 想行色天下的老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