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百年老站”的前世今生

揭秘红色郑州

百年风雨奋进,红色薪火相传。从马克思主义在郑州萌芽,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从黎明前的黑暗,到新时代的曙光;从诞生“二七精神”的英雄城到崛起黄河岸边的大都市……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郑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郑州市档案馆、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揭秘红色郑州》,揭开尘封的记忆,为您讲述红色郑州的故事。

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现代郑州的崛起缘于铁路的兴建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的发展巨变

也离不开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带动

从1904年芦(沟桥)汉(口)铁路郑县站的设立开始,铁路交通便与郑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历经百年的历史变迁,当年的郑县已然逆袭成为今天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这既是郑州的励志史,也是新中国飞跃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一站变迁

最初的郑县火车站

1907年,郑汴铁路试车的情景

1911年的郑州火车站铁质天桥

1923年的郑州火车站(京汉站)

这是留存最早的照片

隐约可见的天桥

连接着陇海车站

20年代郑州站的月台上

旅客们在上郑州---汉口的火车

4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1954年的郑州火车站

高大威严,广场开阔,已显出不凡的气势。当时郑州火车站为全国十大火车站之一。

1959年的郑州火车站

火车站对面是公共汽车站,中间的一排小屋是公共汽车调度室。图中近景处看似民房,实则餐馆、百货店。

7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

1983年的郑州火车站

1991年郑州火车站正面照

90年代的火车站东广场

现在的火车站东广场

现在的火车站西广场

当年的一座小站,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旅客中转站和行包中转站。扼守中原腹地、辐射全国铁路网,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既办理高铁、城铁、动车,同时又办理普速客车业务的铁路特等客运站。从郑州站开出的列车通往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欧班列通达中东及欧洲等国,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

一站变多站

除了郑州站,目前郑州高铁东站、高铁西站也已建成使用,郑州南站正在建设之中,即将投入使用。

郑州高铁东

郑州东站西广场

郑州高铁西站

从70年前的县城到今天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郑州的发展是中国地域发展励志的典型。

如今郑州人口已上千万,是中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交通枢纽。

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从普通铁路十字交叉到高速铁路双十字交汇,米字型高铁路网再到连通境内外辐射中东西。每周16去18回的中欧班列,火车把郑州这座城市拔升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也把河南连通世界的大门越拉越大。

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郑州如今已经打通四条丝路,孕育着灿烂文明的中原大地,居中而动,通达方圆。

记者:杨阳

编辑:梁景芝

统筹:刘芳 赵克

Hash:60b83ab907531ed49461515e9f56c616d97f0ed8

声明:此文由 郑说广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