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 | 敦煌见闻录之防沙治沙

“敦,大也;煌,盛也。”

——东汉 应劭《汉书•地理志》

小编在今年暮春时节

有幸跟随实习队伍前往敦煌

一览当地的民风习俗、地物风景

当然最引人探知、也最重要的

还是在莫高窟工作学习的一段时光

西安到敦煌

故思以“敦煌见闻录”为系列

记事的同时

把我的所见所闻讲述给大家

初到敦煌

这里与西安相比

昼夜温差仍达10多度

驱车到市区外时

公路两侧视之所及尽是广阔的沙漠戈壁

再远处

一半是三危山黑云压城般的连绵静穆

一半是鸣沙山一袭素笺般的漫漫沙黄

莫高窟便坐落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

不可避免地常年经受风沙侵蚀

远方的三危山

遥望莫高窟

如何减少风沙对文物的危害

保护莫高窟及其周围环境呢?

下面便将从其周边风沙的形成、

治沙原因和多种防沙治沙手段三个方面

道来这段“风沙安家”之旅

1.沙从何起

想要阻止风沙侵袭

首先要搞清楚风向及沙源

莫高窟区的风向

主要有西北、东北和东南三个风向

而沙源主要来自鸣沙山

以及沙砾质戈壁面上的就地起沙

莫高窟区风向示意图

2.因何治沙

远游千里的风沙落脚于莫高窟

有的堆在栈道、窟前形成积沙

有的借游客移动时的空气流混入窟内

积沙、风蚀沙、风沙尘等

会导致壁画颜料层脱落、褪色、磨损、降尘

甚至窟顶剥离等危害

目前加固过的一些壁画仍会受到风蚀磨损

因此防沙治沙势在必行

莫高窟露天壁画的风蚀情况

3. 何以治沙

莫高窟在地理位置上背靠鸣沙山,而鸣沙山又是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因此这一地区自古风沙较大。其防沙历史早先有道士王圆箓挖出防沙沟进行抵御;以树筑成防沙墙,用有间隙的泥巴栅栏挡沙等。

在传统治沙手段的基础上

经过近二十几年的研究试验

因地就势,采取以固为主

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防护原则

形成了莫高窟现有的综合防沙治沙体系

在莫高窟的周围环境建立了五重防沙带

—— “高立式栅栏、植物林带、砾石压沙地面、A字型尼龙网带和麦草方格

具体什么样呢?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小编画的示意图……

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麦草方格~

沙丘上大面积铺设的麦草方格

是把麦草围成一个个1m×1m左右的格子

牢固地扎到沙子中

其出露地面的毛毛碎碎的部分

增大了地表的粗糙度

降低风沙移动速度的同时使其降落在麦草方格里

常此以往,加之适宜的温湿度时

这些区域就更有可能生长出植物

从而更好地固沙肥土,改善沙漠的生态情况

安扎完成的一个麦草方格

不同时间不同地段的方格里

沉积的流沙含量各有不同

对于退化严重或已被覆盖掩埋了的麦草方格

需要重新安

风沙的“安家”之旅

近些年一些地区(宁夏等地)

还出现了“升级版”的麦草方格

研究人员们在麦草方格内

喷涂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试剂

以形成土壤结皮、起到固沙作用

此外,在一些大漠中的高速公路

也会看到麦草方格的身影

公路旁的麦草方格

实习时徒步前往山顶治沙站

登临最高处的建筑上四处远眺

安扎在莫高窟周围的重重护卫了然眼前

(拍摄视频角度受限,五重防沙带未拍全~)

这些规划严整的方阵里

各个防沙系统相互配合

就像古时戍守边疆的士兵们

日夜相继静静守在西北的沙漠边沿

小编在实习期间

从一个久负盛名的古都——长安

来到另一个历尽尘朴的古都——敦煌

犹记初至沙洲时

茫茫榆杨仍枯凉

迢迢山水间,史载的故事数不胜

思之今日

卷卷史书里记载过的人物

俱已消逝在尘埃之下

面对莫高窟多个朝代留下的

一幅幅壁画塑像、历史遗迹

透物见人,亦透物见史

而保护文化遗产的周围环境

也意味着更好地保护所有过去甚至现在存在的

人类活动、传统认知、社会精神实践等无形的文化

历时弥久的综合防沙治沙体系

是不少科研人员们耗费半生光阴试验寻得的

一个“将来完成进行时”的结果

对文物保护工作者来说

也许终其一生

只能致力于文物保护的一个小小方面

比如研究可溶盐分析、壁画胶结材料等

但每个人所做到的这一小小方面的研究

汇聚起来也有非凡的意义

文编/梦也何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

参考资料:

万福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

王惠贞《文物保护学》

Hash:64ef59a7270538ed01b254359f37d70e545253d7

声明:此文由 文物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