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偃师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高崖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面积50余万平方米。1963年发现。1988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包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时期遗存。龙山文化时期遗存中发现有房址、窖穴、壕沟等。

高崖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市高崖镇高崖村的东、西两端,伊河南岸的一、二级台地上,总面积约105.5万平方米。遗址东段地势南高北低较为平缓,遗址平面形状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480米,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地表广种小麦,文化堆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地表遗物较多。该遗址东北部的断崖上,有深厚的文化堆积,地层厚约3~4米,含有灰褐色土、烧土颗粒、草木灰等及大量遗物。采集标本主要有泥质灰陶、磨光黑陶、夹砂灰陶等,纹饰有方格纹、绳纹、内壁饰麻点纹,可辨器形有深腹盆、罐等。该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遗址西段南距320省道约700米,207国道从其东侧穿过。遗址平面近似三角形,东西最长达17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面积约79.5万平方米。地面散落大量的陶片,有泥质褐陶和夹砂红陶,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及素面,器形有豆、高领罐、盆等,并在断崖处发现有灰坑遗迹。该遗址2003年8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西段东侧局部被高崖村民宅、207国道占压,其余部分现为耕地;遗址东段东北侧有一座废弃的砖瓦窑,一定程度上损坏了遗址的完整性。由于常年遭受自然风雨剥蚀、水土流失、大气、环境污染等,对遗址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遗址地处伊河台地、紧邻村庄,中部又有国道贯通,加之当地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比较落后,其生产生活活动和其他人为因素,均对遗址本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遗址的完整性及附近的环境风貌均受到很大的影响,亟待进行保护和管理。

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裴李岗、仰韶、龙山、二里头、商、周几个时期的文化,为研究伊河流域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Hash:25795e666ecf8a4babb6ad91fbfa1e1801c071cb

声明:此文由 中原正能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