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蓝田,2019汤峪镇(石门村)穿越旅行(3)。

2月26日,我和向导杨叔继续石门旅行,今天要完成(5-8)组的采风拍摄。下雨了,我和老杨都没有打伞一起慢慢的走在雨中,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眼前的一切........

走遍蓝田宣传蓝田、展示蓝田人文地理、报道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瞬间。

细雨中,石门村开启了新的一天。早市三三两两的村民在采购,手里提着青菜豆腐就匆匆的往家里走去,他们不时打量着我和老杨,看见老杨过来老远就喊(xx)干啥呢?“不知”杨叔是真的没听见,还是......他只顾自己向前走,气的叫他的人不高兴说;(真是个聋子)。老杨以前当过村干部,收过电视有线费熟悉村各个角落,(石门村)5组拍摄中。

石门村剧场,戏台在乡村是一种特殊的标志,它是承载乡村风情文化的一个载体。在村里,如果有演出不管是秦腔戏还是现代歌舞,村民都是早早到场。戏场的开场前的很热闹,一人搬一个小凳子坐在戏台下,或随处就圪蹴下来,一边嗑着瓜子聊着闲话,老汉们着悠闲着吸着“旱烟袋”喷云吐雾惹的旁边几个“婆娘女子”不高兴,不停的说;“抽啥么抽把人能呛死”老人看后哈哈大笑......戏场内不时有漂亮的女子,手里拿着手机走来走去......一场戏下来,方圆几个村的人基本都悉数到场,好不热闹。

蓝田县知名水泥品牌、尧柏水泥。石门村(6)组

我和老杨一直不紧不慢的走着,雨一直下下停停。一路上看见不少过去的老房子,还保留着过去的旧模样显得古朴自然沧桑......石门村(7)组。

现在我们准备去一位老兵家看看,崔延仁1928年10月15日出生,194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12团一营三连(司号员)共产党员。在部队因为成绩突出,连续5次荣立(三等功)后在西藏阿里工作1959年复员回家。下面分享老兵荣誉,并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

敬礼老兵,你是共和国最可爱的人,祖国永远记得你。

解放西北纪念章

1950年解放西北纪念章:西北包括陕、甘、宁、青、疆五省。1949年彭德怀第一野发动了解放西北的一系列战役,有4个兵团、12个军、36个师近40万指战员。1949年5月敌西逃,抢渡泾河解放西安。7月我军击退敌反扑后发起扶眉战役,歼敌4个军。8月20日,解放兰州西宁。19月,解放银川。25日新疆守军起义,20日解放新疆。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上海亚洲厂制造,有我军解放的西北5省地图,飘扬的五星红旗象征着人民政权在西北的胜利。该章1950年颁发,51年颁完。解放西北纪念章授予参加西北解放战争的一野指战员,或曾经在第一野建制下进行作战后又划归其他部队的指战员,曾在支援大军进军西北的支前民工支队中工作过的民工干部和立功民工功臣也可授予该章。

1954年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赠铁道兵纪念章,这是崔老的弟弟的纪念章在这里保存。

再见,老兵永不褪色的记忆。

村上老屋的外墙上,还有文化革命那时的语录,依稀可见,坚决把人民公社办成毛泽东思想......

小庙

初春,汤峪是一个甜蜜芬芳的春天.....是生活中最抒情的乐曲,是自然中最温馨绽放,是我记忆里最美的珍藏。那年我和我的“走遍蓝田”!

石门村原上,当地人称(八里原)东西长5华里,南北长4华里,原东半原平台原下川道的地形,和“史家寨”片长安区接壤。

下面,分享汤峪石门村“杨少敏”老师搜集整理的《汤峪》。杨少敏——蓝田县政协文史馆员《蓝田名村》编委。

请欣赏《汤峪》作者:杨少敏

(1)“大峪的石头,库峪的弯,汤峪七十二首脚不干,采峪好走多得半天。”这首民谣说明了邻近几个峪子的山路特点。大峪石头多,走路要脚抬高;库峪的弯大,走路看不远,转过一个弯,又是另一番景象;汤峪湾多,河流倒岸多,人在山内走,赤脚趟水的次数多,走栈道的地方多,过的列石多,两岸的景色美好得多;采峪的路比较平,但人们估计的里程较长,望见的地方,只走不得到。公路修通前,人在汤峪河(谷)走,北起石门关(关上村),南到文公庙(秦岭主脊上的土地老爷韩愈庙,今只存遗址)、石窑沟岭头,汤峪河在这中间要拐七十二道弯,人要过七十二道水。由此可见,汤峪山内容的路是多么地迂回曲折,每转一个弯,都是一道风景绚丽的画卷。人在山内走,就像在一个画廊里散步,不时为眼前的风景而惊叹:有的两山夹峙,瀑布像飞练,飞珠溅玉;有的山谷悠远,烟雾弥漫,远处的山、树像涂了一层牛乳,朦朦胧肱的;有的河道较宽,田畴井然,屋舍俨然,鸡犬在房前屋后,一派田园乐趣;有的悬崖多生怪柏,栈道悬空,十分惊险;有的半山浓密的树枝中,露出庙宇的一角,远闻唱佛声,宗教气氛浓郁,给人以神秘感。

(2)“月亮石”是浐源标志,它位于秦岭主脊以北,南距文公庙15华里,“月亮石”在汤峪河东源小溪以东,“月亮石”南有户住户姓汤,人们称其为“老汤家”,“老汤家”房屋座东面西,“月亮石”约一间房那么大,像个不圆的月亮。“月亮石”东连红门寺秦岭头上的大白石岩,夜间月光照耀,发出白色的光,至于从形得名,还是从光得名,不得而知。如今,“月亮石”周围已没了人家,这里森林茂密,山风吹,林涛吼,鸟鸣阵阵;山花烂漫,高山耸翠,像波浪起伏,景色极为迷人。汤峪河西源发源其西南侧约18华里的骡子道岭头上,石门岭南端的东侧,二源在骡子道口汇合北流,故称“石门谷水”,今称“汤峪河”(“汤峪河”,还有另一个概念,指秦岭主脊北侧至石门关之间这一段山谷)。“汤峪河谷”古称七十里,后来修公路,截湾取直,剩下了24*48公里。道路虽然取直了,但美景依然在。

(3)“汤峪河”上游有个口朝西北的“铁冠沟”,“紫云山”上有个道观,其上因风大,陶瓦缮不住,就用铁瓦缮盖庙顶,好象给庙戴了个铁则子,人们便把这山叫“铁冠山”,把口朝“汤峪河”的这条沟叫“铁冠沟。”从们由“铁冠沟”向东过了岭,就到了红门寺的“龙王庙”。山愈深,景愈秀。

(4)“汤峪河”山内,由于风景好,夏季凉爽,特别适合春季旅游、夏季避暑,所以“农家乐”特别多、特别火。北起关上村、羌水岩、齐家沟口、下南坪、上南坪、小东沟口、刘家沟口,到方石匠、铁冠沟口、斗沟口、马岩扁,水层沟口20多公里的汤峪河两岸,众多的现代化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和葱茏树荫、烂漫山花中。这些“农家乐”用当地的山肴野蔌招待来这里的游客。一幢幢别墅,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别有韵致,特别是南沟口,房屋鳞次栉比,到了夏天的夜晚歌舞厅灯火辉煌,伴奏的乐器声盈耳,跳舞的人舞姿或曼妙;或潇洒。南沟口有夜市,是不夜城。汤峪河是圣境,是人间天堂。

回到石门村主路,我们的村老会计老党员你辛苦了。

致敬石门村小学的园丁们,愿你们花开富贵,桃李天下。

汤峪石门村小学,门口的墙上写着(启航、梦想) 的四个字。生活中,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有的远大,有的平凡,有的可爱、我希望孩子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固为重要但孩子还要有良好精神财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做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只是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

走遍蓝田.作者.远方敬告:未经本人许可,请勿在其他平台转载发表,违者必究。再见

发帖完毕,谢谢欣赏稍后发帖汤峪石门村(9-12)4个组的穿越旅行下篇,特别鸣谢,汤峪邮政、石门村委会。

Hash:acdbe9998a3d900aada3d523151cb0dbe0785bb8

声明:此文由 远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