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安终南山脚下的长安郭氏民宅,记录了神禾原的兴衰史

编者按

也许,我们已去过长安

却没能拂去现实的尘埃,感受到她厚重的历史

也许,我们还未去过,

只是在书中诗里看到过这熟悉的名字。

终南山脚下,有一方灵韵之地,

这里孕育出无数“非遗”胜地。

历史更替,旧物老去,但留下来的建筑

还在悄悄把过去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 ...

建筑是无声的音乐,是无言的昭示,是历史人文的底蕴,是崇拜与吟唱的雅聚场所。同时也每每是安顿性灵的密室、修身养性的乐土。

建筑众多品类之中,有一种叫做“居住建筑”,在日常语境下,我们更习惯称它为“家”。

《说文解字》曰:“家,居也。”传统上,中国人对家庭的念想是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家之所在,即是归宿,它让冰冷的“建筑”多了一份精神意义上的守护使命。

建筑守护着历史,建筑里的人也同样在守护着建筑,守护着这方精神空间。

南山脚下,有这样一户人家,他们依滈河水而居,以神禾原为靠,将几百年间的历史装进建筑、写进族谱、融进日常、留在他们居住的宅院里,在过去的300年里坚守着他们的使命,他们便是—— 郭氏民宅的传人。

郭氏民宅所在地,位于何方?——湫池马厂村。说起这个马厂村,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传说。

古时候,神禾原腹部龙尾沟有一个天然湖泊,名叫湫池,那里有一个村子叫做马厂村。唐朝天宝年间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地震带来的崩裂让湖水一夜泄去,成为干湫,马厂村也因此改名为“乾湫”。

神奇的是,几乎与此同时,翠华山却出现了高山湖泊,所以民间就有了“龙游太乙山谷”的传说。韩愈还曾为此写过一首诗: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而马厂这个名字的来由,须得追溯至秦朝。秦朝时此地有一养马场,因此马厂又称“马厂子”。宋代,有一位名叫马昌的人居住于此,此人为官清廉,得百姓爱戴,因此人们为他立祠纪念,得名“马昌庙”。朝代更替,最终演化为如今的 “马厂”。

马厂村里的郭氏民宅,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它保留了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四合院,具有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筑风格,气势恢宏如金銮殿

它是目前 西安地区唯一保存完整、规模较大、馆藏文物最多的一座传统式庄园,也是京畿之地200多年间仅存的一座农耕文化载体和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亦官、亦商兼地主庄园式民居建筑。

郭氏民宅原来占地20亩,院落11组,24院,房屋多达260多间,每组院落为南北两进院,由正房和厦房组成天井式院落,现残存两组半五个院落,仅留房屋36间,占地1900平方米。

郭宅11组院落房子自东向西,一字排开,高墙、哨楼、地道、祭堂等用房布局规矩,气势恢宏。院中青砖铺地,白墙灰瓦,砖雕精美,奇绝意长。院落之间,花圃相隔,墙壁拱门,雕梁画栋,做工精致,造型独特,别具一格,极为珍贵。

东大院厅房高大,宽敞明亮,有一十八字长对联一副:

上联:念毕生克俭克勤艰苦备尝年逾八旬犹弗懈

下联:训后辈唯耕唯读教施无尽人近百口悉被恩

“德高望重”大牌匾,是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正月,由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将军题字,权势之大,威武风光。

西院为祭堂,公共活动场所,祭堂的雕花大木门上,分别雕有24孝图,价值连城西北地区独一无二。

堂正对着一间正房,正房的大门门额上有一个红色大字“忍”,体现了主人治家之道,站在这里南望,可以看到民宅正门,所以这个房屋被称为“门房”。

门房两侧为厢房,厢房四扇门上,各有图案,自右至左,三图一字,图文并茂,三图案分别是戟、罄、鱼。汉字是“有”,字排第三位置,连起来读的谐音表示主人家期盼家族“吉庆有鱼”。

庄园南、北有成片的“古柏”森林,为家族之墓地,庄园最北边为“跑马场”。

郭宅不仅建筑风格恢宏大气,且防御体系严密,雇有专职家丁守门护院,地道、庭院互通,层层设防,默默守护着居住在宅院中的郭氏族人。

几百年来,滈河悄然流淌,神禾原依然苍青,郭氏民宅老样残存,但昔日的繁华霸气荡然无存。 如今已没人见过昔日恢宏如“金銮殿”的郭氏民宅,但从残存下来的旧物旧宅,我们仍可窥得一二。

在中国,精神的价值从不会离开物质的价值单独存在,他们永远互生互映。 郭氏民宅旧物旧宅的传世,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建筑背后的精神内核。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它被写在了纸上,掩埋于时间的黄沙中;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它永不磨灭。

城南四大家族之一的郭氏祖辈,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属于自己家族的历史,坚守着中华民族最有魅力的那部分传统美德。

被称为城南四大家族之一的郭家,同冯、杨、卢三大姓一起,同属城南名门望族。当地还有一民谣传诵他们昔日的富庶景象: “冯家的山,杨家的房,卢家的骡子比车长,郭家的银子用斗量。”

“堡”有灵气,故而四大家族居住地都有“堡”:冯家堡子,北堡寨,桃溪堡,马厂堡子。

马厂堡子郭家,第一代郭天云,清朝康熙年间从山西大槐树携家带口迁居王曲坡下, 传说为唐朝郭子仪后人。

第二代郭振重,于康熙10年,官至“朝议大夫”,属清朝从四品文官官阶,随后他将郭家从王曲坡下搬迁到神禾原腹地,兴建郭氏民宅,建造房屋100余间,购置田地3000亩,民间甚至有民谣传唱 “下了王曲坡,稻地都姓郭”,至清朝宣统年间颇为显赫。郭振重为城南郭氏第一任族长。

郭振重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郭兰,主要管理家庭日常事务。次子郭芝,山西头名武举人,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运动员,可以随时等候朝廷封官。三子郭华官至朝廷正二品官员“资政大夫”,为郭家第二任族长。

郭兰、郭芝、郭华三兄弟后代,共有10人,如同10只老虎,拥有10大商号,钱庄,家具、油盐酱醋等杂货铺遍布长安大小街道,生意兴隆,很快跃居城南首富。

至第四、五代时,曾因“郭老八”等人勾结外姓偷盗挥霍自家钱财,郭家根基开始动摇。

郭家第六代人中有两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即郭庚伯、郭守约兄弟二人。

郭守约,郭家第五任族长,也是最后一任族长,生于清朝光绪七年,即公元1881年,毕业于中华民国政法大学,是陕西省政府参议员。他修桥补路,修庙建学堂,施药舍粥,热衷于公益事业,因着方圆几十里口碑好,名扬西北五省, 人称“郭善人”。任族长期间,又恢复了往日郭家气派,解放初被定为开明绅士,免遭于斗争批判。

往日的历史之所以坚强,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它永不磨灭,并在时间的长河中大浪淘沙,发出奕奕光彩。

建筑是最诚实的历史,它经历岁月的洗礼,在时间的浸润下默默无言,只把年轮往斑驳的墙面上画;旧物是最沉默的智者,他跨越时间的海洋,在历史的动荡中荣辱不惊,只把过去的兴衰讲给你听。

建筑,同时具备物理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守护使命,这是建筑存在的意义,也是后人坚守中华物质文明的初心所在。 建筑守护着历史,他们守护着建筑。

中华物质文明不可胜数,窥一斑,已深似海。没有人能洞悉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内涵,没有人见证过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实物,更没有人能历数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成果。但 历史偷偷为我们留下文明的线索,让后人在对旧物的检视中回溯历史,看到真正闪光的东西。

本文来源:长安唐村

Hash:d0b8a42ef787fb3a1628c031ca1453ea0fdb0e99

声明:此文由 走读陕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