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百年动荡,广州东山浸信会堂

一百多年前

清末的东山

只是广州城外东郊

一片地势稍高的荒凉山

鸦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原­本在华传教活动屡屡受阻的西方传教士们得以深入广州城,购地建房。

1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

美南浸信会罗孝全牧师到穗传教,次年,叔未士牧师从香港到穗传教。

1

1870年(同治九年)

美国基督教南差会在五仙西购置铺屋设福音堂,后因信徒增多,无法容纳,遂将旧址出售,在今寺贝通津9号购地重建教堂

1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新堂奠基,翌年建成。

1

1909年(宣统元年)

5月2日东山浸信会正式成立,余瑞云为牧师。

(东山浸信会在东山地区的位置)

新建成的教堂为砖木结构,大门东开,南北长轴,北端有一个钟塔。那里曾放有一口大钟,钟声可远至烈士陵园,是东山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教堂附近有一个水塘,在当时用来为信徒施浸礼。

1923年,因信徒日增,教会将教堂加建一层,改正门南开。教堂两侧原­各有一所神学校,西侧的称作“神道学堂”。

1914年改称“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为男校,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

东侧称作妇孺学校,后改称“培贤女子神学院”,始办于1908年。

两所神学院东面即如今的东方红幼儿园,还曾建有一所慕光瞽目院(即盲人学校)。

每当主日礼拜钟声敲响时,路人便会看到一百多位剪着短发、穿着浅蓝旗袍的盲人姊妹前后手搭着肩整齐列队进入东山堂参加崇拜。

(东山浸信会旧貌)

1911年(宣统三年),广九铁路通车,侨民和本地富商纷纷在东山一带择地而居,以致“地价日增,屋宇日盛”。

民国以后,一些党政要员亦相中东山的便利交通和清幽环境,修造了许多西式别墅官邸,使整个东山口似欧陆小镇般安静舒适。

每当夕阳西下,教堂白色米石外墙萦绕着金色的晚霞,清脆的钟声传遍方圆两三里,让人仿佛置身一幅西洋景物油画­中。

(东山堂内部)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入侵广州。

教堂被日本人封锁,主日学堂被征用作伤兵医院,信徒不得自由出入,部分教会职员转入内地,信徒流失不少。堂内《圣经­》、赞美诗、文书、档案、长凳、钟楼的大铜­钟等物多已散失。

抗战胜利以后,东山堂逐渐恢复了宗教活动,1946年,美南浸信会将教产移交给东山浸信会。

自此,教会产权归于中国教徒手中。但由于战乱对教堂损毁严重,修复工作量巨大,在当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信徒们只得边聚会边修复,光是修理门窗,前前后后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东山堂诗班)

1949年5月,东山堂成立40周年。信徒们节衣缩食,历时四个月捐资共建了一幢牧师楼。

20世纪60年代初,信徒人数逐渐减少,有时甚至只有三四十人。

1960年至1966年间,当时广州市基督教各宗派有聚会活动的共53间教堂,逐步联合成9间不分宗派的礼拜堂。

东山浸信会堂、东石浸信会堂、中华基督教广东协­会光东堂、播道会东川堂、赖神浸信会堂、基督会原­道堂等6间堂联合成“广州基督教东山堂”,并明确地址为寺贝通津9号。

各堂在岗教牧人员均集中到东山堂工作。每周主日崇拜参加信徒只剩下50人左右。

十年动乱期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受到破坏,东山堂停止了聚会活动。1979年9月30日,东山堂复堂,成为全国最早恢复崇拜的六间礼拜堂之一。

(东山堂新貌)

今天的东山堂,经­历了百年风雨,却更显意气风发。教堂在册信徒人数上万,事工团队从起初几个发展到现今的几十个,侍奉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变化发展,内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如今的东山堂,吸引了大批慕道者和游客的目光,成为广州一道靓丽的风景

广府

Hash:02100f236a4d0e3e5bea42b12879283fe47672f2

声明:此文由 花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