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百载 墨香润南湖

跨越两百载 墨香润南湖

文|陈宽

从古至今,南湖秀逸,风景宜人,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著称于世。画家笔下的南湖,才墨之薮,倍受青睐,由此留下了诸多关于南湖的古色遗韵之作。在嘉兴博物馆,就藏有描绘南湖景致的四件珍贵书画作品。其中,最早的一件作品,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

倪禹功《南湖清暑图》

《南湖清暑图》是书画名家倪禹功的作品。

倪禹功(1911~1964),油车港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喜书画,20余岁时山水及扇面画就颇显功力。寓居上海后,他长期从事国画研究和书画鉴定及修复工作。倪禹功一生收藏了大量历代书画,曾为《钱境塘藏明代名人尺牍》及各类名家书画作考证注释,并著有《嘉秀近代画人搜铨》《嘉秀藏家集录》《盐邑虫鱼录》等五本手稿。

倪禹功及其后人曾先后于1961年、1997年、1999年、2006年、2011年,五次捐赠作品与藏品给嘉兴博物馆,捐赠品包括字画、手稿、信札、拓片等。《南湖清暑图》便是2011年捐赠品中的一件。

此图运用三段式推远法布景,近中远布局合理,古朴灰黄为主色调,淡石青铺满大面积水域,赭石填树干,石绿点叶,朱青相间,画面温润清雅,线条遒劲流畅,颇具摹古风;四水环绕,水榭楼阁,舟影隐现,亦静亦动,一派江南之意蕴。倪禹功1937年寓居上海,为抒发思乡之情,常以家乡为题材作画,此幅亦以南湖为题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

秦敏树《鸳湖春饯图》(横着观看)

秦敏树的《鸳湖春饯图》,也是倪禹功后人2011年捐赠品中的一件,为国家三级文物

这幅《鸳湖春饯图》为一设色纸本书画长卷,由秦敏树作画、许瑶光题跋合作完成。长卷引首纵43.8厘米,横94厘米,画心纵43.8厘米,横247厘米,为光绪四年绘制,距今136年。

细品此《鸳湖春饯图》长卷,画法古拙,用色典雅,细劲秀润,意境幽深,颇具吴门画派之古韵。本卷以层阶式作画,湖水浩渺,波澜不惊,堪为一步一景。整幅画面都以水围绕景展开,大面积水域运用留白处理,尽显湖水的平静,湖面上扁舟点点,帆影重重,像音符,如弯眉,似柳丝,犹如一个个灵动飘逸的小精灵,融入这浩渺湖水之中,寥寥几笔,实属点睛之笔,给画面增添几丝生气。用笔细腻,笔墨清纯,点染简略,活脱自然,点皴、勾勒、晕染恰到好处,实乃上乘之作。

郭兰泽《南湖烟雨楼图》

《南湖烟雨楼图》,纸本设色,纵112厘米、横66厘米,左上题“南湖烟雨楼”,落款“公元一九五五年七月杂斋郭兰泽写于嘉兴”,钤“印泽”白文方印。

郭兰泽(1920~1978),凤桥人,字蔗庭,号集庵,一号杂斋,又号谷园,别号知了翁、金侯生,晚号涤堂。郭幼承家学,擅画花卉、人物,画山水淡雅萧疏,能治印,书法亦佳。

此幅《南湖烟雨楼图》用平远法构图,大面积水域占据画面四分之三,岛位于画面右上侧,只占四分之一,整体布局疏远旷达,视野开阔,湖绕小岛,岛在湖中,相得益彰。湖面微波粼粼,十二艘小船来回湖中,或穿梭,或荡漾,一派江南繁闹水景。右下方有一遍菱域,头戴白巾的妇女正坐在菱桶内采菱。远处湖心岛上,林木繁盛苍翠,楼阁隐现其间;小路沿岛四周,中间台阶直上烟雨楼,阶上及岸埠边有小孩追逐嬉闹,岛右侧有一群人集聚围坐,其中一人手持红旗,中间站立一人,挥着手,在激昂澎湃演说着,似乎在宣讲什么。

此画整体运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画面工整,用笔严谨,船只与人物都用硬笔勾勒,晕染赭石,菱叶与树叶用石青点皴韵染,湖中水波用侧峰横笔,波动有序,恰似有节奏的小音符,湖空白处及背景天际用淡墨铺染,烟霭缭绕,水天一色,一派烟雨江南朦胧之意蕴。

沈瑴《嘉禾十二景图》

《嘉禾十二景图》为清代嘉兴女画家沈瑴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所作的画册。全册共十二开,其中开二《墨色烟雨楼图》和开八《墨色鸳湖采菱图》为绘制南湖景致。

沈瑴(1791~1850),字采石,号琼宫仙史、采石女史,善诗、工画,尤善墨梅。

《墨色烟雨楼图》

《墨色烟雨楼图》,画面中央一小岛,岛上楼阁屹立,树木葱郁。岛被四周美景环绕,湖面轻烟拂晓,画面下端屋宇亭桥,掩映其间,林木蓬茸,垂柳依依,一派江南烟雨美景面貌。

这幅画的构图,体现了作者的意匠经营。在水的表现上,通过错落的横坡,将湖水婉转地由近推远,避免了大面积水域的死板,又增加了层次感。

画上有题跋:百尺危楼百顷川,嘉禾揽胜拟登仙;浪花细簇原非雨,云叶远垂浑是烟;满目疏林簾影聚,开心归鸟夕阳边;频来小艇真容兴,弹指径临已卅年。椒园题,烟雨楼,五代节度使景陵王钱元璙建,以为登眺之所。

《墨色鸳湖采菱图》

《墨色鸳湖采菱图》画中,菱畝渔村,岸柳依依,菱叶点点,远处榭内一高士赏景,菱场绵延而深。面画素雅朦胧,无不充满着江南水乡韵味。

此画的题跋是:渔家谋生计,熟时比养禾,但看馄钝样,南荡信不讹,采采织手濯,秋晓映澄波,鸳鸯雨湖水,疑乃同声歌。椒园,鸳湖采菱,近南日南荡菱角圆,近北日北荡菱角尖,种同产异水性使然。

Hash:e3574bf803f5fd80dfa4a62db262d20bebf0a0d9

声明:此文由 虎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