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这些历史建筑上榜了!它们将被如何保护?

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6月10日起公开征询公众意见,为96处历史建筑度身定制了保护规划并分别给出活化利用的建议。

其中

花都新屋庄杨氏孖楼

杨氏更楼等8处历史建筑

在本次第六批历史建筑名单内

它们将被如何保护?

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

花都区部分

1、黄沙塘大村九巷民居,地址:花都区赤坭镇黄沙塘大村九巷25号西南方约20米;

2、黄沙塘大村九巷31号民居,地址:花都区赤坭镇黄沙塘大村九巷31号;

3、颍远任公祠,地址:花都区赤坭镇连柱珠村五社四巷3号;

4、新屋庄杨氏孖楼(兄弟),地址:花都区花城街道杨一村五一经济社德滋里大楼六巷6-2;

5、杨氏更楼,地址:杨一村五一经济社德滋里大楼九巷8-2;

6、洛场村三队民居,地址: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三队开康楼西侧约15米;

7、礼耕家塾,地址:花都区炭步镇水口村大围燕翼三巷12号旁;

8、自求钟公祠,地址:花都区炭步镇水口村钟边社。

下面让小编先带大家欣赏一下

位于花城街杨氏孖楼

杨氏更楼两处历史建筑的模样

杨氏孖楼

华人华侨衣锦还乡的见证

杨氏孖楼,又名新屋庄杨氏孖楼(兄弟)、杨氏双子楼,位于杨一村五一经济社德滋里大楼六巷6-2。由杨进安和杨进康修筑的两栋建筑,被称作孖楼。

杨氏孖楼高三层,青砖墙,麻石门框,墙身开窗。经历百年风雨侵蚀,仍旧屹立不倒。目前,杨氏后人仍旧居住在该楼。

走进该楼,典型的西关大屋布局。细细观察,发现该楼墙体厚度竟达50公分。楼梯间女儿墙上设宝瓶栏杆,纹样别致。在顶楼,看到开有瞭望射击口,四角圆形角楼。

杨一村文物保护员杨伯介绍,清末,在淘金热的吸引下,杨进安和杨进康两兄弟决定到美国淘金,结果却被送到了秘鲁当劳工。后来,两兄弟攒钱回国建了这两座楼。

杨氏更楼

见证防御外敌历史

杨氏更楼,位于杨一村五一经济社德滋里大楼九巷8-2,是广州市保存较好的防御建筑,见证了广州周边村落防御外地的历史。

小编来到杨氏更楼时,看见该楼已无人居住,高六层,青砖墙,麻石门框,墙身设细长方形窗洞,麻石包边,顶部两个圆弧形角楼。此外,墙角镶有用于固定墙砖的拉杆固定环。

杨一村文物保护员杨伯介绍,该楼建于清代,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集防卫、居住功能,当初新建该楼主要是为了防御土匪抢夺,保护村民安全。建成之初该楼只有五层,后来发现瞭望范围有限,故而再新建了一层,才有现在的六层更楼。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楼对于抵抗日本侵略起到了一定作用。

关于历史建筑

Ta们如何越活越精彩?

本次《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征求意见稿)公示中

给出了合理利用建议

杨氏孖楼

杨氏更楼

关于8处花都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建议你怎么看?

有意见?欢迎提议!

征集意见时间:2019年6月10日(周一)至2019年7月10日(周三)止,为期30日;

反馈意见方式

电话:83310173;

电子邮件:mcbhc@gz.gov.cn;

邮寄: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80号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保护处,邮编:510000。

可了解更多详情

来源:微社区e家通花城快车

其他人也在看

主编 | 龚耀东 编辑 | 曾超 制作 | 之扬 杨烁

Hash:9ba97f90c4897095181e832b1f5fc464cd61d175

声明:此文由 花都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