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塔出土大理国佛造像

位于云南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的崇圣寺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又称“大理三塔”,为中国著名佛塔。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

崇圣寺三塔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颇有气魄。三塔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典型建筑。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重要文物600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97.5米,与主塔相距70米,成三塔鼎足之势。两塔均为八斛形檐式空心砖,共10级,各高43米。该寺三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为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造,为大理历史的象征、佛教盛行的见证。

大理南诏国中期崇尚佛教之风兴起,后期达到极盛,佛教寺院遍布云南境内。至大理国时,佛教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有“佛国”之称。在南诏第10代王劝丰祐时期(824—859),崇圣寺建成;至大理国时,该寺都为云南佛教活动的中心。清咸丰年间,该寺不幸被毁。

1978年,崇圣寺主塔(千寻塔)出土三件大理国佛造像。其中一件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图1),高20厘米。“阿嵯耶”一名出自《南诏图传》,也被称为“真身观音”,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独有,是佛教传入大理国后世俗化的结果。造像由纯金打造,观音高髻双辫,髻中藏佛,手结妙音天印;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裙饰阴刻U形纹;赤足,足下有方柱形榫头,身后饰银质长葫芦形镂空雕花背光。造像面相恬静,略带笑容,身段线条优美,长裙装饰如湿衣出水,被看作是最早传入云南的观音造像,被称为“云南福星”。

同时出土的阿閦佛金坐像(图2),高8.5厘米,重120克。阿閦(chù)佛又称“不动佛”,在五方佛中居于东方,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这尊阿閦佛由纯金铸造,佛肉髻平缓,水波式束发,身着通肩式大衣。左手结禅定印,右手下垂膝前,掌心向内结降魔印。该像整体造型属中原样式,而细如丝缕的水波样式衣纹则颇具巴基斯坦斯瓦特风格.

1、欢迎大家将-鸿雅阁艺术珍品-官方微信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原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者联系)

2、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新浪微博,分享我们的文章,我们免费提供鉴定一件藏品。

Hash:fd9afcd15ffc3eb93afca3f29e137d5ed42f609c

声明:此文由 鸿雅阁古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