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巍山,美丽莲花朵朵开

阳春三月下。我走近了。这座上的莲花村,是的,她在桃红柳绿的深处,一个淡雅、古朴的村庄,这里,回族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风情浓郁,处处莲花开。这就是底蕴深厚的巍山永建镇东莲花村。

一走进村口,巨幅东莲花回族少女在欢迎你,东莲花村历史上靠马帮繁荣建村,被人们称为马背上驮回的回族村民国初年东莲花村是马帮锅头聚居地,经济繁荣,建盖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建筑,其中民国三十年建成的马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马家大院是古建筑群当中的典范,特色是“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它采用“六合同春”的布局,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则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建筑工艺十分精湛,无论是照壁还是雕花,都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和谐并存、水乳交融。

遇见的每一位女子,都是淳朴、自然,纯粹的。不施粉黛,甚者那么干净如莲花。

东莲花村在历史上,因地势低凹,河水经常泛滥,种稻难收,多数村民栽莲种藕,因此得名。到了明朝后期,永建回民凭借自身的勤劳智慧、善理财政的本领,在“戍守屯耕”的同时,发展商贸运输,永济桥就是当时永建马帮经济繁荣的见证。

这个坐落于红河支流米汤河畔的村子,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村内环境清幽,一股来自村北的地下水常年流淌,将小村滋养得清雅秀丽。二十八座建于清代、民国年间的古民居,五座角楼,一座清真寺保存完好。独特的古民居,深厚的伊斯兰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相得益彰,较完整地反映了伊斯兰的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成为滇西穆斯林社会的一个缩影,使得这个看似平常的小村庄,早在2008年就成为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上,是茶马古道重镇,明朝中后期,回族马帮商队兴盛。1911年前后,马如骥、马如骐、马如骧兄弟几人开始赶马经商,经过多年苦心经营,东莲花村成了马锅头的聚居地。以大马锅头马如骥为首的7支马帮共350多匹马于东南亚诸国,马氏兄弟的马帮生意达到鼎盛,成为滇黔川三省有名的大马锅头。年复一年的辛劳,带来的繁盛。赶马人用积累的财富在自己的衣胞之地建盖起一座座气势恢宏,造型精妙的深宅大院。马背,驮出了一个宏大的梦,驮出了一个富足的村落。

走进这位传奇人物建盖的大院,大理石上几个苍劲的大字“世守清真”表露着主人的品性与信仰。这座大院是典型的“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的格局。采用传统的“六合同春”布局建成。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三方一照壁”,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院子东南角的碉楼连接南北两院,重檐飞阁。整院建筑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大气中见精巧,精致中显著气势。静看天井里悠然盛开的花朵,品檐下牌匾上雄浑俊秀的名人墨迹。回环于廊间,那些精致的花窗,精美的雕刻,藻井里的彩绘,彩绘里惟妙惟肖的美景,都还保留着当年的陈迹。

漫步村内,洁净、清幽,生活自然,民风淳朴,整个村子规整而又安静!穿行于小道深巷,两旁溪水潺潺,村舍高低错落,整齐有序,没有车流的喧嚣,没有人声的鼎沸,到处弥散着静宁的清和气象。

厚重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刻在大理石方框的大字“世守清真”,显示了主人虔诚的信仰。

每一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汉文化传统的出阁架斗、雕梁画栋的,又将阿拉伯伊斯兰美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回族传统清真寺的典型代表作,成为村中一道庄严肃穆的风景。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与结构精巧的古碉楼、古民居建筑群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构建起了具有独特风貌的伊斯兰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一个女子,都像是一朵莲花初开,粉是粉,白是白.....生活的日常,简约的时光,热闹的市场,处处都是沉淀下来的安详与平静。对于这里的安静与富足,连老外都有点不依不舍。

登上大院最高的角楼,推开格子窗,整个村落尽收眼底。青山、田野、民居、清泉,都定格在这样的一方小窗里。窗外,天高地远,风光旖旎。院内,马帮留下的历史让人流连。村内每一座古老的院落,都在讲述着曾经的马帮往事,为后人研究、马帮历史和文化留下了鲜活的一笔遗产。

将为您

Hash:1ebe4072daa941826669f1611a8ff3ad11d1bf65

声明:此文由 巍山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