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岭狠揍陆战1师,差点活捉李奇微,这员志愿军猛将到底是谁?

“这位是吴瑞林将军。”

“我们美国人对吴将军的名字并不陌生,甚至还知道您还有个绰号!”

(注:吴瑞林将军在1939年反日军六路围攻的战斗中,腿部因伤致瘸)

这是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时的一段开场白。言谈中的吴瑞林将军时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是负责接待基辛格的人员之一。那么,他究竟做过什么,连基辛格都知道他的威名?

说起来,这还要追溯到抗美援朝时期。

众所周知,仁川登陆后,精锐齐集釜山朝鲜人民军被断了后路,立即陷入了混乱,并在随后被联合国军打得溃不成军。虽然靠着顽强的信念,仍有数万人活着回到了北方,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却几乎丢失殆尽,已不能继续战斗。邓华、洪学智、赖传珠、解方、杜平,这些东北边防军的高级将领未雨绸缪,为了应付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便派了第42军军长吴瑞林将军去朝鲜看地形。吴瑞林将军深知地形对战争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用了七八天的时间,将朝鲜北部转了一圈,把沿途村庄、桥梁、涵洞等有军事意义的地点全部记画下来,做成了一份兵地要志。

不过,当志愿军紧锣密鼓地筹备入朝参战时,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却对此估计不足。他们认为建国才一年的新中国国力衰弱,根本无力出兵。而且,美军登陆仁川后,出兵的有利时机早已过去。因此,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不但推进速度极其惊人,连最基本的警戒心也没有,几百个人拖着两三门大炮就敢在前线乱窜。

开着吉普车的美军士兵

搭乘坦克的美国兵,颇为懒散

战史记载:东线,是美第10军和韩第一军团,共四个师,兵锋直指中朝边界的惠山图们江边。西线,是美第8集团军,下辖美第一军和韩军第2军团,共六个师一个旅和一个空降团,兵锋直指中朝边境的新义州、楚山等地。两路敌军,隔着险峻的狼林山脉以及太白山脉,距离足足有八十多公里。

分兵冒进,自古便是用兵大忌。以彭德怀为首的志愿军高层见状当机立断,遂决定采取了东顶西攻的打法,即将首批入朝的四个军中的三个军,即将第38军、第39军、第40军集中起来围歼西路敌军,吴瑞林率领第42军负责阻击东路敌军,保证西线志愿军的侧翼安全。吴瑞林选择的主要阻击地,是一个叫黄草岭的地方。

当时,由于没有飞机掩护,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夜间开进,加上汽车也少,所以一路全凭战士的两条腿。按每夜60至70公里急行军,至少需要6至7夜才能走完400公里,很难在摩托化的敌军之前占领黄草岭。吴瑞林军长下了狠心,“命令部队把每夜行军一百三十里的速度提高为每天一百八十里。”于是,当敌军还在磨磨蹭蹭地整队前进时,我军前锋已经抵达了黄草岭并修好了工事。

志愿军机枪阵地

前文已述,西路敌军由第10军和韩第一军团组成。但对身经百战的第42军来说,前者才是最难对付的。因为它的前锋主力,便是陆战1师。

陆战1师创建于1846年,几乎与美国的历史一般长。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陆战1师参加过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镇压过义和团起义。不过,真正使它扬名世界的还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瓜岛战役。

当时,日军联合舰队主力犹存,制空权和制海权也未丧失。因此,美军在这里并不占优势,其补给线经常被切断。加上彼时攻击瓜岛的日军均是百战精锐,所以陆战1师在最初的日子极其难熬。有好几次,日军都攻破了美军的防线,但都被陆战1师打了出去,而他们则付出了伤亡7500人的代价。1945年4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发动全面反攻。陆战1师又参加了酷烈程度不亚于瓜岛战役的冲绳岛战役,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战史记载,陆战1师的总兵力,在战争初期是2万多人,与中国志愿军的军级单位相差不多。但是,若论武器装备,我军则远远不如。当时,整个志愿军都没有几辆坦克、几门重炮,陆战1师却拥有70辆坦克和三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及一个155毫米榴弹炮营。此外,陆战1师的团级单位还编有114毫米多联装火箭炮炮兵连一个以及高射炮等大量的对空武器。两军的鏖战,就是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展开的。

运送美军士兵的C124运输机

仁川登陆的美军部队,滩头车辆云集

白天,美军掌控着制空权,他们先用杀伤力巨大的凝固汽油弹反复犁耕志愿军的阵地,然后令远程大炮轰击,最后又派步兵在装甲车和坦克的掩护下进行攻击,志愿军则拿着抗战时期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大正十一年式机枪(俗称歪把子)等杂牌轻武器和手榴弹以及自制的炸药包来抵挡。到了晚上,志愿军则拿出对付日本人的游击战法,不断派小股部队去美军营地摸哨,摧毁美军的坦克、大炮和吉普车等军械物资。有时候,志愿军还会利用大自然给美军搞场突然袭击。

一次,吴瑞林将军就在美军的必经之路两侧的山缝里埋了几百斤烈性炸药,等美军来了便有电话机起爆,结果一下子就毁伤了美军13辆坦克。据说,因为敌军没查明志愿军用了哪种武器,地面部队竟五六天不敢行动。就这样一连13天,白天顶晚上攻的第42军将美军磨得苦不堪言,令其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保证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的顺利进行。

郁闷的美国兵

麦克阿瑟也是执迷不悟,遭受志愿军如此猛烈的反击,仍然认为中国的参战部队是局部的、有限的,其兵力最多7万人左右。因此,他仍然令第10军继续向北追,第8集团军休整完毕后继续发动攻势,妄图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彭德怀摸清了美军的动向,决心利用敌军持强骄傲的情绪,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击破”的方针,将敌诱至预定战场,尔后发动突然反击,在运动中歼灭敌军,粉碎敌人的攻势,并将战线一举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

按照命令,吴瑞林将军率领第42军将和第38军一起担负迂回敌后、切断敌军退路的战略任务。这一次,第42军的对手主要是南韩军,所以打得比较顺手。1950年12月24日,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中国军队顺利抵达三八线,联合国军遭受重创,仅被歼灭的敌军就有3.6万人。麦克阿瑟当初的嚣张气焰不见了,只剩下了萎靡不振,尤其是紧随而至的第三次战役和第四次战役,他的无能表现使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麦克阿瑟根本无力掌控朝鲜的战局。于是,一纸命令发至,麦克阿瑟被解职,其统帅权也被转交给了第8集团军军长李奇微。

李奇微比麦克阿瑟谨慎,在战术判断方面尤其厉害。他到任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下达了两道命令。第一,鉴于志愿军的后勤运输艰难,其官兵最多携带一个星期的弹药和粮食。因此,他要美军尽可能采用消耗战。第二,李奇微认为志愿军擅长近距离作战,重武器数量不足。因此,他颁布了著名的磁性战术,即在与志愿军作战的过程中,美军主动拉开10到20公里的距离,发挥自身远程炮火和空军战机的优势。同时,又不能把距离拉的太远。不得不说,这两道命令确实起到了作用,增加了志愿军的作战困难。事后,对于李奇微的这两个命令,彭老总评价说:“这才是真正的敌人。”但就是这么一个难缠的敌手,竟然险些被吴瑞林将军活捉。

苏制M939式37毫米高射炮,用于3500米以内的近程防空,可对付战斗机、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

那是1952年2月7日,42军的侦察员在出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情况。十余架敌军飞机掩护着两架直升机,正在志愿军的阵地上盘桓。看样子,是要降落到附近的公路上。吴瑞林将军接到报告后,立即下达了命令,“各炮群以密集的炮火,消灭这两架直升机。”苏制高射炮群领命后,一个火力急袭,当即便将一架直升机击落,而另一家直升机则慌忙逃窜。本以为这两架飞机只是运送军资的,没想到过了两天,志愿军从收音机和电讯收报机中收到了这样一则讯息:总司令李奇微将军等从281.2高地安全返回营地。原来,联合国军总司令就在这两架直升机中。也就是从此以后,李奇微再也不敢贸然来前线侦察。

参考资料:《吴瑞林将军回忆录:四十二军在朝鲜》

Hash:f97ee75b18cfacf21c8471bca0760da088254e29

声明:此文由 大福读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