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年,从弥渡人的大年初一开始!

▶本文约 1710字,阅读全文约需 5分钟

“开财门喽!”“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健康快乐装满屋。” 这是弥渡人大年初一早上打开大门时最常说的“吉利话”。家有老人的,比如爷爷奶奶们,可能会大声说出,像颂唱那样;年纪轻一些的则不一定说出口,但他们会在心中默念,因为从小听惯了长辈们所说,并一代代传承下来,这些话也成了深入骨髓和血液里的乡愁之一,虽然人人都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个道理,但这些话是一种祈福,一种愿景。“吉利话”后,紧接着的是一串串清脆响亮的鞭炮声,家家户户,此起彼伏,宣告着辞了旧岁,迎来新的一年。

开“财门”后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喝“米花开水”了。米花其实就是爆米花中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原材料是大米而不是玉米,这是弥渡人必备的“年货”之一,“米花”一般大年初一的早上享用。泡米花开水通常由妈妈去做,也会有些儿女协助完成,虽然这不是什么繁琐的活儿,可一家人七手八脚地忙和着,其乐融融,泡“米花开水”让一个家庭新年的第一个清晨充满着欢声笑语。小孩们把玻璃杯整齐摆放好,并在每个杯里放入半杯左右的米花,然后看着妈妈把碾磨好或用刀切细了的红砂糖放入杯里(有时还加些蜂蜜),再倒入提前烧开了的水,然后用一根筷子轻轻搅拌均匀,待稍作冷却后妈妈就会用一个大盘子端着泡好的几杯米花开水笑咪咪的送到每个人面前。大家都小心虔诚的接过一杯米花开水,无论老人与小孩都会认真喝完且意犹未尽,仿佛接过这一杯米花开水并不是水,而是幸福,是甜蜜,是祝福。如果说一年的辛劳是以一顿年夜饭的犒劳而终结,那么新的一年则是以一杯甜香可口的米花开水来开启。有的家庭喝了米花开水后,可能还会准备年糕当做早点吃,吃年糕也是象征着来年“更上一层楼”。

在弥渡,大年初一的中午饭会随意一些,基本就是把前一天的年夜饭所剩的饭菜从冰箱里取出加热即可,因为每家每户的年夜饭都是精心充足的做了准备,而且通常要备了足够两三餐吃的量,让初一这一天不用弄新的饭菜,这种习俗主要传承着老一辈常说的“年年有余”的说法和愿望。

吃过中午饭,弥渡人就开始了春节的各种游玩。其中在弥城内看“玩灯”算是最传统最经久不衰的重要活动了,“玩灯”其实就是耍龙舞狮。吃过中午饭,好多村庄的龙灯队、花灯队整装待发,向弥城进发,只要接了“灯帖”的单位、私企、商铺都会准时开好大门迎接灯队的到来。“灯帖”一般由各花灯队的队长(俗称灯头),在大部队到达之前送达给愿意接灯的单位或商铺,且单位或商铺会在灯队表演结束后送一个红包以示感谢,红包所装数额几十元不等,灯队成员们从不计较,因为大家在春节一起跳灯就图一乐,能以这种方式把欢乐和祝福送给别人也是开心之事。花灯队所到之处总是鞭炮不断、锣鼓喧天,有耍龙舞狮的青壮年,还有崴花灯的阿姨们奶奶们,甚至还有扇着扇子“赶狮子”(一种花灯表演)的小孩童,只要花灯队一到,附近的人群总会追着围观,特喜欢看的人甚至还会追看几家才罢休,“玩灯”之处全然是一派热闹非凡、欣欣向荣的盛况。

也有不喜欢到城里看灯的老百姓,通常会选择和家人们一起出游,游玩的地点多为城内或城周边的景点,比如铁柱庙天生桥谷女寺。民间有“游百病”一说,相传这一天出游,能游掉病痛和烦恼,迎来无灾无病、平安健康的一年。所以在大年初一这一天的中午,他们会扶老携幼,全家出动,随身带点吃的喝的出发,当然也有的人会选择到景点去买小吃。人们游谷女寺、爬天生桥、拜铁柱、祈福,一路上和家人唠唠家常,谈天说地……悠然自得,甚是祥和。

谷女寺

天生桥

铁柱庙

在弥渡的好些村庄,大年初一的下午饭会全村人集中在一起“吃年饭”,比如寅街的河口村、三甲营等地。“年饭”是由村里自发组织,并由各家各户捐资(捐资额度自愿)的集体晚餐。通过“吃年饭”,全村外出返乡或上班一族的归家人们会聚在一起,说说所见所想,谈谈工作生活,加深联络,增进感情,完全是一种全村老小一起过大年的感觉。

新街董河村委会大荒地村吃年饭

阳西下,老人们唠着家常,青年们谈着理想,小孩们放着鞭炮,追逐着嬉戏着,久久不愿散场,弥渡人浓浓的年味在大年初一才刚刚开始……

文 |段丽芬

图 | 微弥渡编辑部收集

编辑 |马晓燕

审核 |欧阳嘉佳

辞旧岁,迎新年~~

Hash:d7cebb0c045d847b7601f9362ac39638d2d9cf52

声明:此文由 微弥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