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虽然不是海,却美出了海的高度

如果苍山代表着诗情,洱海就象征着画意,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流淌着动人的美丽。

洱海古称“叶榆水”,由西洱河塌陷形成,外形如同耳朵,因此得名“洱海”。

不过,洱海虽被称为海,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故而以海冠名。

海西面有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之誉。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雅士为其吟诗作赋,南诏宰相杨奇鲲称它“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元代御史郭松年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清代诗人熊湄更是大加赞誉:“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

当然,洱海最动人之处还在于“洱海月”,位列“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诗人冯时可曾在《滇西记略》写道: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

相传,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的美好生活,便下凡到洱海边,与一渔民青年成婚。为了让渔民捕到更多的鱼,她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从而将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后来,那面宝镜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浮光跃金,供人观赏。

来到大理,自然不能错过洱海。其中,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

游览洱海,不外乎两大特色体验:要么是环湖骑行,要么是乘船游湖。

洱海游船有长线和短线之分,长线会途径小普陀岛和南诏风情岛,短线则前往罗荃半岛

罗荃半岛景区是由原天镜阁景区发展而来,包括观音阁、太子阁、八仙楼、天镜阁、罗荃塔、罗荃寺、石骡子等景点

罗荃半岛是洱海中最大最典型的半岛,古称罗荃山,三面环水,风光秀丽,地势险峻。如果换在古代,就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事实上,自汉唐以来,这里就留下了不少的人文胜迹。大观楼长联中“汉习楼船”的典故,即是出自于此。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还留下了联句:“此水可当兵十万,昔人空有客三千”。唐天宝之战中南诏两次大破唐军,罗荃法师功不可没,诏王阁罗凤将东崖之地封赐给罗荃法师,罗荃法师在此建寺讲经。自此之后,半岛和上面的寺、塔等俱以“罗荃”冠名,且一直沿用至今,千年不变,可见其底蕴之深。

徜徉在湖光山色中,流连于名胜古迹间,更可将大理古城尽收眼底,此间之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都说“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只有亲眼见过,才知所言非虚。

双廊位于洱海东北岸,距下关35千米,古名“拴廊”。放眼望去,秀丽的玉几岛小金梭岛犹如一对鸳鸯,浮在碧绿的洱海之中,两岛位于两廊之间的丽玲峰下,清咸丰年间,人们认为“二岛”、“二曲”皆为“双”,所以将“拴廊”改为“双廊”。

双廊风光以背负青山,面迎洱海、紧连鸡足、远眺苍山而独秀,既有渔田之利,舟楫之便,更拥有“风、花、雪、月”之妙景,可谓集苍洱风光之精华于一处。

双廊不只有宜人的风光,还有浓郁的白族风情、渔家文化,水天一色、群山叠翠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金梭织锦、“双岛双曲”与古色淡雅、风情浓郁的白族集镇相环抱,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

双廊就像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树洞”,远离纷纷扰扰,可以尽情地放空自我,放慢步调,享受一段清幽的时光。

下关风的吟唱,唤醒了洱海的春光;是爱的光线洒落,闪耀着彩虹似的梦;是希望在远方开花,不负一生心。

Hash:371f94f80d12ec5b86b8f8a046f631ad51ce070d

声明:此文由 樱殇之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