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勤轩三迤掌故:孙渡将军与鸡足山楞严塔

本文已获得授权乐艺会发布

孙渡:字志舟,云南陆良县三岔河小新庄人。一八九五年五月五日出生,二十岁时由陆军小学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一九一七年毕业后出任滇军警卫二团排长,由于在川、黔之战中,作战勇敢,得到唐继尧赏识,先后晋升连长、营长,并一直追随唐继尧左右。

一九二二年三月,唐继尧从顾品珍手中夺回云南军政大权后,即任命孙渡为独立团团长,随胡若愚入川、黔作战,晋旅长兼贵州省警务处长。一九二四年回滇后出任云南烟草公卖总局局长、宪兵司令等职。

一九二七年,四镇守使倒唐后,出任龙云所部参谋长,为其击败胡若愚、张汝翼出谋划策,故在龙云出任省主席后为云南省政府委员,并担任云南省团务总局会办等职。

一九三零年第二次滇桂大战中,孙渡出任九十八师第三旅旅长并入桂作战,次年回滇出任第十路军参谋长、军事参议院参议。

一九三五年奉命出任剿匪军第三纵队司令、总指挥部行营主任等职,参与针对红军的防堵追剿,曾于来宾等处与红军作战。次年四月十八日,授中将军衔。

抗战爆发后,龙云任命孙渡为五十八军军长,率部开赴湖北等处,先后参加武汉南昌长沙会战,所部多次与日军激战,颇有战功。一九四二年十月出任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一九四五年初,升任该集团军总司令,驻防安庆

一九四六年二月,蒋介石在削夺龙云兵权后,即将滇军由原驻防地调往东北参加内战,孙渡被任命为东北第一兵团司令,后改任第六兵团司令,辖六十、九十三两军,并于一九四八年出任热河省主席一职。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调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上将副长官。九日,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孙渡即回家赋闲。

一九五二年,孙渡在清匪反霸运动中被捕入狱,一九六三年特赦后释放并当选第二、第三届云南政协委员,为云南的建设出谋划策。一九六七因突发脑溢血,在昆明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下图为一九三五年一月,时任第十路军参谋长的孙渡将军就修建鸡足山楞严塔募捐事项,至筹建办事处亲笔信札一通:

楞严塔位于宾川鸡足山金顶高点,原址为明代所建光明宝塔。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以该塔有“光复明朝”的谐音为由,派人将塔拆毁,终清一朝,再未重建。

一九二九年,龙云登鸡足山还愿,应僧人之请,带头捐资,成立筹建鸡足山楞严塔委员会,并在昆明等处设立办事处,以募捐修建楞严塔。在积极筹备后,楞严塔工程于一九三二年正式破土动工,并在三年后顺利完成。这座耗资一百余万滇币的楞严塔高四十二米,为方形密檐式宝塔,内有七层,外有十三级,巍然屹立于鸡足山顶。塔内二层供奉释迦摩尼卧像,外廊四周设有护栏,可凭栏远眺,观赏四周美景

抗战期间,楞严塔成为驼峰航线的重要航标,为同盟国援华飞机引导方向。

一九六六年,一群狂热的匪徒自北京来到宾川,以革命为由,煽动无知村民到鸡足山大肆破坏,千年名山遭受空前浩劫,文物、古建被捣毁殆尽。匪徒曾多次计划将楞严塔炸毁,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使楞严塔得以侥幸保存至今,现为鸡足山旅游胜景与佛教圣地。下图即鸡足山楞严塔近照一张:

Hash:f7979015b6885733c320e3a7d5120be7d5a1b793

声明:此文由 乐艺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