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复兴 | 在八大关和德国建筑群里聆听历史

如果说“建筑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那么每座城市,都需要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去记录属于它的审美情趣,和它所承载的时代温度。

青岛亦是如此。

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八大关,展现了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魅力;严谨、庄重的古堡式德国建筑,则体现出青岛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博爱……

老城复兴

大关建筑群

青岛八大关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好似一部被物化的建筑史诗,无数建筑家、历史学者、人文志士八方来汇。

而从不可比拟的地理位置,到建筑自身所承载的和谐美感与时代张力,在多样与统一中,在历史价值与美学意义中,蕴含着青岛城市的文脉与内涵。

花石楼

临海听涛 俯瞰青岛

如果说八大关是青岛的经典,那么花石楼则是八大关的精华。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融合的佳品,将希腊与罗马式风格以及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兼收并蓄,陈毅等历史人物曾经暂居于此,三面临海,登上露台俯瞰青岛的红瓦绿树,怎一个惬意了得!

花石楼背依八大关,南向临海听涛,汇集起时代的仰望,成为当时中国腹地上的建筑艺术典范和青岛历史建筑的有力象征,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与理想,蕴含着青岛城市的文脉与内涵。

公主楼

清新文艺 走进童话

八大关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公主楼了,蓝绿色的外墙,以白色勾边,尖尖的楼顶,俏丽可爱,就像是童话故事中描述的模样。

公主楼的得名是丹麦王子到青岛,喜爱这里的风景,建造了这座丹麦风格的建筑。原本想在建成之后请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消夏,但是丹麦公主却从没有机会来,而“公主楼”的名字倒是由此流传出去了。

蝴蝶楼

粉色往事 邂逅浪漫

蝴蝶楼是一座折衷主义别墅,建于1934年的她,是由中国建筑师刘耀辰与俄国建筑师拉夫林且夫共同设计的。

1935年因洪深编剧、胡蝶主演的电影《劫后桃花》在此拍摄而名声大噪。粉色的房子埋在绿荫之中,煞是好看!

徜徉八大关,是一场与百年历史的对话,也是一场与文艺优雅的邂逅......

尤其是漫步在海边,林荫遮道,海风舒适,惬意的很。

来八大关,最不可错过的季节是夏天。

盛夏午后的八大关,林荫小道自成风景,抬头是蓝天白云,身旁是优雅建筑,不远处就是太平角的旖旎风光。

市南

八大关

这里自带清新文艺气质,一个人的漫步独享,一群人的嬉笑狂欢,偌大的八大关总有让你畅快漫步的一角。

若觉得累了,寻一处树荫坐下,静静感受微风拂面的舒适;或选一家咖啡馆,在咖啡豆的香气中体验这份悠然自得。

老城复兴

德国建筑

青岛德国建筑,主要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包括德国总督楼、总督府警察署旧址等功能建筑24栋,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光流转,优秀的建筑传达的美是恒久的。如今,我们再与这些古老的建筑擦肩而过,依旧会惊叹于它们的美。

德国总督楼旧址

博物馆

百年名楼 历经沧桑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始建于1905年7月,由德国建筑师维尔纳•拉查洛维茨设计。199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这幢百年名楼再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型,设为近代建筑遗址类博物馆对外开放。

德式建筑不仅漂亮,保存至今也很难得,据说在德国这样的建筑都已经不多了。迎宾馆外面像个古堡,内部其实是木质结构的,很有年代感,这也符合它几次易主的沧桑变化。

德国胶澳总督府

旧址

面积最大 造价最高

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建成于1906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德国设计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师为马尔克,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监管施工,由中国工匠利用传统工艺承建。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8960.96平方米,造价85万德国马克,是德国在青岛诸多建筑物中最大、造价最高的一处建筑。

如今漫步在沂水路,在两梧桐树绿荫下,历经百年的胶澳总督府,仍然屹立在那里,在它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和历史兴衰,岁月没有将它遗忘,却赋予它灵魂,让冰冷的砖瓦鲜活起来。

德国监狱旧址

博物馆

古堡建筑 世界少见

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始建于1900年,是中国监狱近代史上,唯一的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群。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旧称“欧人监狱”,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殖民监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主要建筑有德国古堡式建筑(“仁”字号监房)、伙房、浴室、马房、“义”字监房;水井、瞭望台、监狱工厂等。如此完整的一座监狱得以保留,在中国监狱近代史上是唯一的,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胶澳警察署旧址

文艺复兴 教堂建筑

胶澳警察署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湖北路29号,原为青岛德占时期的“胶澳租借地”警察署,始建于1904年,由胶澳建设管理局设计。

该建筑平面呈L形,主入口设在东南角,主体二层,并带有阁楼和地下室;高16.5米,砖木钢混合结构。其造型取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和欧陆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

曾经的德国警察署离得青岛的闹市不远不近,她坐落于湖北路。至今是青岛市公安局的办公地,近百年来一直扮演着严肃庄重不可侵犯的神圣角色。

青岛国际俱乐部

旧址

百年传承 复兴亮点

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德国建造师保尔·费里德里希·里希特主持设计建造,建成于1911年10月,是当时青岛各界人士的社交场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改作行政办公场所。2010年,该建筑作为青岛市中山路历史城区改造试点,聘请德国专家规划设计,对建筑内部100年遗存的门窗、地板、楼梯及墙裙等内饰,均严格按照原样保留修复。

整修后,国际俱乐部恢复了历史功能,开办起中山路壹号青岛国际俱乐部,成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复兴的一个亮点。

时光更迭赋予建筑历史,岁月沉淀增添建筑内涵,如今,它们变得更加令人神往不已。

—END—

图片来源:观海、青岛新闻网、青报网、半岛网

etfox1980、台海鹏、朱鋆瑶等

感谢大家的图片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市南八点半 | 时尚市南,璀璨湾城,“艺”起夜秀仲夏夜 啡阅青岛 | 书香带“活”一座城 时尚市南 | 0℃-100℃!青岛的致美风光全在这里了……

湾城夜游 | 滴滴,“奥帆中心——海底世界” 环线免费直通车发车啦,快上车! 周末48小时 | 这里舒适、静谧,随手一拍尽显异国风情 最in打卡地 | 跑男来了!想“偶遇”的看这里↓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Hash:fe0a891e52767ca40643d9d7ffeab057d75cb278

声明:此文由 青岛市市南区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