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顺德农军干校的第一块匾额竟出自这位老人之手......

佛山红色地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没有英烈前赴后继,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褒扬英烈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缅怀英烈的情怀,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市文明办、市创建办、市委网信办、佛山电台等部门,推出《佛山红色地标》系列融媒报道,通过记者实地走访,带大家到佛山的红色地标“打卡”,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红色地标: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

在顺德大良文秀社区,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庙,名为西山庙,是当地的地标建筑。这里不仅是社区居民的祈福圣地,还隐藏着广东省最早一批的县办农军干校。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开展。1924年3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向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进行斗争。在中共顺德县支部的发动与组织下,到1926年春,顺德县共有区农会5个,乡农会143个,会员1.8万多人,农民自卫军2000多人。

随着农民运动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会极需大批军事干部担任军事指挥工作。1926年4月,中共顺德县支部和县农会决定,学习借鉴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及军事训练理念,在大良西山庙内的三元宫开办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培训农军骨干,5月正式开课。校长由中共广东区委派来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共产党员詹宝华担任。共举办6期,学员均自行携械参加学习,每期学习时间为3个月,第一期招收学员240人,分成4个班。

不久,因形势发展需要,又在陈村新圩设立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三区分校,由共产党员江筠、崔宝田、黄德治(黄埔军校毕业生)任军事教官。这是广东省最早的县办农军干校之一。它按照黄埔军校的教学法,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注重对学员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把学员培养成既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又有较高的指挥、作战能力的武装骨干。

校长詹宝华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与学员同食宿,共训练,经常给学员灌输革命思想,为顺德培养了300多名农军干部。受训后的学员回到各区、乡担任农会领导,增强了各区、乡农民自卫军的战斗力。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该校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1994年12月,这里被确定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5月,当时的顺德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建设农军干校旧址陈列馆。陈列馆面积288平方米,全馆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五四爱国运动前,顺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第二部分反映大革命时期中共组织在顺德的建立、发展及顺德的工农运动情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农军干校的情况和贡献。

2019年,对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重新修缮,通过图文等详实的史实资料及对当时干校教室及场景的复原,集中展示了顺德农民的战斗精神,起到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斗争精神的效果。

历史的烙印

顺德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李良晖今年80岁,当时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的匾额就是由他书写的。李老退休前是一名老师,从教30多年,一直把“写好字”作为教育理念。他透露,自己与农军干校结缘也是因为写字。

李良晖先生

李良晖先生作品

20世纪50年代末,李良晖任教顺德人民小学,因为毛笔字出色,被当时顺德博物馆馆长莫光甫相中,让他为农军学校写一个竖版匾额。

李老当年的作品早已不复存在,每当回忆过去,他总是感慨万千。从教30多年,或许他更希望看到历史能被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铭记。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

大良街道非常重视文秀社区的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先后投入70多万元对农军干校旧址进行修缮及对中共顺德县支部进行迁址还原,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文秀社区党委书记曾春表示,县农校旧址是文秀社区内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修缮过程中,很多细节场景都力求还原当时的原貌,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文秀社区的红色历史,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接下来,将会把文秀社区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红色主题教育线路,擦亮文秀社区的红色名片

参观指南

地址顺德区大良街道文秀社区居委会西山庙旁。

免费开放

来源:佛山电台民生直通车

编辑:顺德901新媒体

Hash:008025df30be9c5399dbb3921e275c638201838a

声明:此文由 顺德90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