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河湾遗址看中华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先祖们顽强拼搏,生生不息,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创造了中华文化的丰碑。 泥河湾文化遗存,不仅年代久远,遗址众多,而且文化序列连续,涵盖学科范围广泛,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发现泥河湾近百年来,他不仅为科学界研究古人类起源及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也很骄傲地成为河北靓丽的一张文化名片。谢飞先生说过,苏秉琦构筑的中华民族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的基本构架,在泥河湾体现得淋漓尽致。

马圈沟遗址再现了200万年前远古人类使用石器刮骨食肉的场景,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时形象地称之为人类第一餐桌。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动物化石,是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难得的珍贵资料。这些均说明200多万年前泥河湾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已然有了古人类的存在。

小长梁遗址距今136万年,荣幸地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的第一阶青铜甬道上,他是这样描述的"距今100万年至300万年,人类已经出现。在中华大地,黄河尚未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是茂密的森林和气候温润的大草原。我国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已发现这一时期直立人化石或文化遗存,最北一处石器地点是河北阳原小长梁。"   东谷坨遗址距今110万年,在1991,1992年由中美合作考古发掘。这一遗址发掘历时最长,出土各类遗物最多。万余件石制品的出土说明,人类在这里生活持续的时间很长。   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期著名遗址还有,飞梁遗址,半山遗址,大长梁遗址,岑家湾遗址等等。这些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早期人类掌握了一定的石器加工技能,早已在这里繁衍生息。   泥河湾旧石器时代中期发现的诸多遗址,如雀儿沟遗址,侯家窑遗址,板井子遗址,新庙庄遗址等,年代在10万年左右。尤其侯家窑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有17件,石球上千件,马牙化石4000余枚,说明狩猎活动已经成为当时人类的必须。   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晚期有西白马营遗址,油房遗址,于家沟遗址,马鞍山遗址,大底园遗址等,年代2万年左右。于家沟遗址的发现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陶片,细石器,磨制石器的出现代表着农业起源这场革命性变革发生了。   泥河湾新石器时代的代表遗址是姜家梁遗址,遗址发掘了9座房址,78座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等,年代大约5000年左右,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阶段。对墓葬人骨研究表明,牙齿形态为中国型牙,属于先秦时期的古华北类型。这个时期,文化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农业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

泥河湾文化遗址如此密集而丰富,年代的连续性如此之强,毫无疑问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谢飞先生的话说就是:"泥河湾是超大型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系所在,是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来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之河,是中华民族最为厚重的文化软实力。" 泥河湾的古人对人类的起源演化和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而今的泥河湾人会深入发掘其文化精髓,传承其优秀文化基因,以更矫健的身姿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洪流之中去!

(参考书籍由谢飞 李珺 刘连强出版的《泥河湾旧石器文化》,在此感谢各位老师)

Hash:99d8d90de5def1bde6144c6b8618cc9c28d56a73

声明:此文由 立志博学教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