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杰作——临淄排水道口

春秋战国八百年,

争霸群雄烽火燃;

粘土夯成御强悍;

清波环绕护家园;

巧匠精工凝智慧,

排水御敌道相连;

散尽硝烟城作古,

学习科考乐休闲。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淄博临淄区,是周代齐国都城的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国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套筑于大城西南角,是周代齐国都城,两汉齐国王城

齐国故城东临淄河,西依系水。系水源头为小城西门外的寒泉、申池,流至现在齐都镇邵家圈村北分支,向北流汇入小清河入渤海,称为渑水(shéng shuǐ);向西流入乌河,称为系水。《管子•水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体现了古人对水的认识和敬畏,也体现了水的重要。

在齐国故城的西北处,临淄高铁北站附近,有一处向游人开放的遗址,占地38亩,称为临淄齐国故城大城西墙排水道口。该遗址是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排水道口位于齐国故城大城的西墙北段,用巨型天然青石垒砌而成。城内的积水自东南而来,经此向西北排出城外,注入系水。它是临淄齐国故城的重要排水设施。约建于西周时期,与大城西墙同时修建,距今近三千年,一直使用到宋元时期,使用时间近两千年。《管子•立政》:“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岁虽凶旱,有所秎获。”在那时执政者就已经通过对水的有效治理来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做到旱涝保收。

上世纪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该遗址,呈东西向,长43米,宽7-10.5米,深3米,分进水道、进水口、过水道、出水口、出水道五部分。

进水道,呈西窄东宽的喇叭口形。北壁用大青石垒砌,底部铺有两层石块,下层排列无序,上层排列4行石块,形成5条小渠沟,与进水口的5个水孔一一对应。

进水口,平面呈倒梯形,分三层,每层有5个方形水孔,每孔一般高50厘米、宽40厘米。

过水道,为此排水道口的中部,在城墙之下,长16.7米,宽7-8.2米,高约2.8米。过水道内结构复杂,石块交错排列,与进水口的每个小孔并不直通。这样,水可以在其中蜿蜒流动,而人却不能通行。

出水道,为排水道口的西段。与进水道正好相反,呈东窄西宽的喇叭口形。主体在墙内,与城外的系水河道连接,东端与过水道相连。

该遗址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了四大特色,被誉为世界城建史上的杰作:

一是北壁比南壁长,且呈弧形,既可减轻洪水对石壁的压力,避免被冲毁,又可使洪水中的泥沙得到沉淀,避免堵塞进水口。二是进水道底部,设计了5条进水沟,通向5个进水孔。既沉淀了泥沙,避免在孔内淤塞,又对洪水进行了分流,减轻了洪水对进水口的冲击。三是充分考虑到了枯水期和丰水期的不同情况将进水口设计成三层,独具匠心。四是过水道内部结构复杂,石块交错排列,不直通。既能排水又不让城外的敌人借此进城内,兼顾了军事防御功能,是整个排水道口建筑设计的精华。

小小的排水道口,内涵非常丰富,凝聚了齐人丰富的智慧,为研究齐国故城的历史、古代城建史提供了实物佐证,具有丰富的历史考古价值;它作为齐国水文化的载体与见证,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既能排水又能御敌的巧妙设计,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杰作。

为丰富遗址的内容,使遗址更具知识性、观赏性、科考性,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北端,展示了齐国故城城墙遗址剖面。

经文物部门勘探、发掘考证,齐国故城城墙早在西周时期就存在,春秋、战国、西汉时又多次修补。城墙全部用土夯筑而成,随自然地形而筑,曲折多弯。通过揭示可以看到,城墙总体结构由主体、护坡组成,护坡一侧为城壕。

经过政府和文物部门多年的努力,该遗址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学习、探古、求源的好去处。

• end •

转载自 晴空朗月临淄 微信公众平台

Hash:080a1ed2fa9f2f56bd78d9dca98662920220808c

声明:此文由 临淄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