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危山有一座汉墓兵马俑 是我国第三大兵马俑坑

章丘圣井镇寨子村南部危山半山腰,有一座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是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马俑陪葬坑,是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之后,发现的第三大兵马俑坑。入围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李继三)

2001年圣井镇政府规划投资1.3亿元在危山恢复建设危山风景区。当年投资4000万元开辟建设圣井广场并恢复了部分道观、庙宇。2002年,对风景区内进行植树绿化时,发现了汉代陪葬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使在危山发现陶俑的消息很快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到文化(文物)部门。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文化局对这一发现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考古队从11月29日至12月30日,对危山汉代陪葬俑坑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此次发掘,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一号坑为车马俑坑,二号坑是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三号坑除了石棺与木棺内的零星骸骨外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盆等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三四十枝箭头和一些不明用途的石丸。一号陪葬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车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从整体看,应是反映汉代显贵出行的兵、车、马队列的形式。坑内各种遗物达四五百件。

由于盖板的倒塌,坑内的车、马、俑破碎严重。坑内遗物包括170多个陶俑、50余匹陶马、4辆陶马车、近百面盾牌。此外还发现有建鼓、卑鼓,璧、磐、珠等与鼓乐和礼制有关的陶质遗物。所有发现的陶质品均有彩绘,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侧。南北长3.3米,东西宽26米。在坑底部发现一辆车、两匹马和7个陶俑,其中5个为女佣。在坑底还发现木质箱子腐烂的痕迹。

Hash:24f198c984df8ac94bf03696181e5f9d7cd0c01d

声明:此文由 当代营销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