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山:头顶石水库和她的守护者

头顶石水库的黄昏

第一次来到头顶石水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海子那句名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人说,海子的诗有一种隐隐作痛的危险与悲凉,原来,这一切都是从明天起。明天是美好的,那么今天呢?

站在头顶石水库的大坝上,感觉到山是青的,水是清的,风是轻的,连人,都是亲的。就想把海子的诗歌稍做改动,不是从明天起,而是从今天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今天开始,关心粮食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到头顶石水库,河流是可以带路的。从龙池大峡谷流淌下来的溪水,冲出大山,在蜿蜒两个弯曲之后,进入到罗山县彭新镇江榜村的宋河。宋河是一条河,也是江榜村的一个组,河流和村的走向平行,一边是绿树环合的河滩,一边是穿村而过的道路。顺着河流的走向往前,在宋河主干道的一个路口,向北拐入一条新修水泥路,沿着弯曲却平坦的行车小道,约十分钟的路程,就会进入到高山环抱的大山深处。

这里,隐藏着一个深山人工湖泊——头顶石水库。

头顶石水库一角

这是一座上世纪70年代没有修完的一座深山小水库。近几年,由于一位退休女士的努力,完成了水库的未竟工程,争取到省里的水利项目,修筑了大坝,增加了蓄水,并新修了水泥路面,使这个藏在深山几近荒废的水库,变换了容颜,找回了青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苏轼笔下的西湖。来到头顶石水库,刚好先雨后晴。开始下雨的时候,你能找到杜甫笔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景致。鱼儿跃出水面,不知是想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还是外面的世界过于精彩,诱惑着它们一睹真容。偶尔飞来的一只燕子掠过,剪掉一块湖水,“唧”的一声,把它带到空中。

最悠闲自在的要数野鸭了,它们三个一伙,五只一群,是晴是雨,全然不顾,用勤奋的手掌,在宽阔的水面发表着一首首长长的田园诗。不规则的雨点显然是打乱了野鸭们的思路,刚刚写下一个完整得意的句子,很快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披着蓑衣的钓翁,一动不动,如同老僧打坐,成为湖边最古朴的写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里不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里没有。他在青山绿水之中,远离了世俗,拒绝了红尘的纷纷扰扰,轻轻地抛出长竿,用山的管弦来问候水的歌喉。

本文作者在头顶石水库

醉翁之意不在酒,钓翁之意不在鱼,都在乎山水之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一席蓑衣,竟让世界变得如此安静;一根钓竿,竟让心境变得如此淡泊。

不一会,雨小了些,湖面虽然安静了许多,可是大山又变得喧嚣起来。此起彼伏的鸟鸣,回响在天地之间。水,用连绵不绝的涛声回应着,此时的山与水,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恋人,诉说着只有他们才能听得懂的情话。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想当年,苏轼贬官杭州,胸怀坦荡,沉醉西湖,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世俗压不弯文人的风骨,西湖却俘虏了一位不屈的诗人。同西湖一样,走近头顶石水库,任何倔强的心都会变得柔软起来,任凭她的抚摸。不同的是,人们为西湖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服饰,让她披金戴银。头顶石却不是这样,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不施粉黛也满身秀色。

周围,没有灯红酒绿的世界,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有的只是空山鸟语,天籁和鸣。在众多景观大肆包装自己宣扬自己的今天,头顶石,像她的名字一样朴素,青睐禅式般的生活,固守着自己的安宁

石头,是大山的脊梁,“头顶石”的名称,来源于水库上方一座造型奇特的石头,状如一人头顶巨石而巍然屹立。这一带,造型各异的石头众多,如“道人石”、“蛤蟆石”等,各具特色,鬼斧神工。这些巨石,隐藏了太多心中的故事,矗立在水库周围,如同山神,千百年来守候着这条山谷,增加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头顶石,因此石而得名

怪 石 众 多

头顶石是大山的守护者,而头顶石的守护者,是一位退休的女性,她叫何桂珍。2012年,从罗山县人民医院退休后,她回到自己的家乡,当看到水库大堤年久失修坍塌、下游田地由于灌溉不便即将荒芜时,心里十分痛心。她决定退而不休,一边跑项目,一边搞绿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四年过后,大堤建好了,路面通车了,绿竹成荫了,瓜果满枝了。头顶石水库,一下子从衣衫褴褛的老者变成了花枝招展的姑娘。

环境焕然一新,一双双贪婪的眼睛便盯在了这儿,许多商人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大搞开发。头顶石,又要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此时,何桂珍不等不靠,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她自筹资金在水库上游建起了平房,安装了摄像头,成为头顶石水库的忠实守护者。

写到这儿,你可能会想起梭罗的《瓦尔登湖》,作者隐居在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让人进入到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但是,何桂珍显然不是梭罗,徜徉山水,尽享心灵的自由和闲适。而是茨威格笔下的守望者,守望着绿色,守护着希望。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浩然也告诉我们:“端居耻圣明。”古人都批判太平盛世的隐居者,何桂珍女士显然不在批判之列。她不是曳尾涂中的庄子,九万里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对现实社会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她也不是把酒东篱的陶潜,怀揣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却发泄着“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不快。

享受田园采摘之乐

她是一头不知疲倦的拓荒牛,让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开满了通幽小径,让亭亭玉立的翠竹在清风中起舞翩翩,也让满园的瓜果飘满了小时候的味道。走进这里,浅藏鱼虾的清泉,赤脚嬉戏的童真,田园采摘的乐趣,捧水即饮的酣畅,让光阴瞬间倒流。

我们在畅享快乐之余,不应该感谢这样一位守护者么?

离开的时候,雨过天晴,天上一道彩虹,正偷窥着湖水。巨大的头顶石,默默无语,见证着沧海桑田。

这是军子爱柴的原创作品第318篇,言为心声,感谢阅读!

往 期 精 选:

Hash:5abc1b700bf4fe89ae9c047c9468c679e10f27a9

声明:此文由 军子爱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