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白天还是夜间,桂林解放桥都是一道极美的人文风景线

桂林解放桥横跨漓江,位于桂林解放东路东端,自由路西端,始建于1939年,由中正桥更名而来,经历了多次改建。解放桥现在是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桥大气美观,人文底蕴深厚,桥底刻有各种图案,晚上在灯光的点缀下,更加美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位于解放东路东端、自由路西端,是桂林市城区横跨漓江最早的桥梁。始建于1939年,时抗战军兴,桂林屡遭敌机袭击,为疏散城区人口, 建成钢木桁架上承式桥梁,定名“中正桥”。长181米,宽11米,5孔,每孔跨36米,木桥面,荷载10吨。1944年10月, 日本侵略军压境,炸毁2、3孔桥面。1945年7月,占领军溃败时炸断2、3号钢梁。1946年2月修造“中正浮桥”。1951年7月, 在原址重修钢木桁架结构,更名解放桥。1957、1962年先后两次维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放桥,是桂林市 城区横跨漓江最早的桥梁。站在解放桥远眺,象鼻山若隐若现。在小学课本里最出名的也最有印象的大概就是象鼻山了。象鼻山公园门票是六十元人民币,值不值得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资料记载,从唐代开始,历代都在此段建浮桥。宋《静江府城图》记载:在现解放桥位置的附近修建有东江桥(拖板桥),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桥,是由船体连接而成,时常因水流湍急摇晃得很厉害。明清后改称为永济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城市改造和整体的美观需要,1999年桂林市政府决定完全拆掉旧解放桥,在旧址上重建更大的更方便的解放桥。2001年9月28日上午解放桥正式通车。新解放桥主桥长284米,宽45米,有三大弧形,两小弧形其中机动车道宽22米,为双向六车道,两边有高一级的人行道。在桥的两端和桥底有辅路可以通过桥的两大弧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4年,由于环境问题,解放桥这段的漓江水位经常过低,有时甚至出现干涸现象。到了旺水期,市民们都喜欢在桥下游泳嬉戏。新建成的解放桥更加大气开阔、其结构简约可靠,深受市民和旅游者的称赞。在夜晚,桥上和两侧的灯光均会开启,市民们都喜欢散步到此,旅游者则在桥端两侧拍照留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于 http://www.llyou.com/raiders/show_954.html

Hash:07dc14a8cf24bce97a7b0be2724290cb2dab1188

声明:此文由 遥香生气的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