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沟今昔

导 读

螃蟹沟盘锦最具代表性、最具符号化的文化河流,它的每一滴清水都饱含着历史

盘锦最美声音 邂逅最美盘锦

我童年的一部分记忆,是从我姥姥家南面那条螃蟹沟畔的西跃村开始的。

螃蟹沟是双台子河下游的一条横贯兴隆台东西的感潮河(落潮时泄水,潮涨时顶上海水来),以盛产河蟹而得名。《兴隆台区志》记载:1945年(民国34年,伪满康德14年)初,日本侵略者为了开拓新立、新开地区的稻田,把泄水排入双台子河,以大洼新立农场双子窑地为起点,动工挖清淤,扩宽沟径17米,以下董家村为沟出口,此时的螃蟹沟全长25公里。

建国后,因开垦农田排灌溉需要,螃蟹沟与六零河接通,红旗闸、六零河、螃蟹沟统称为吴家排灌总干,而后人们通常所说的螃蟹沟,是指吴家排灌总干从杨家店流经东跃、西跃、南屯在董家村入双台子河这一段儿。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随母亲去西跃村姥姥家时,正值河蟹下海季节,它们“蚤夜蹙沸,指江而奔”。村儿里人头一天晚上在沟底埋下一口缸,第二天早上能起出一缸的螃蟹。据说这还不叫多,更早以前,秋天下雨,螃蟹会爬向临河的房子或看闸屋,一堆又一堆的,爬得坑坑洼洼都满了,满屋子都是,人连赶带扫都撵不尽,也发生过半夜螃蟹挠门惊醒熟睡的人们、爬到饭锅里填上水就可煮着吃的事儿。当时的螃蟹沟里,还有面条鱼、河刀鱼鲫鱼、鲇鱼和海刀鱼。在沟内下挂网,一个潮次竟能挂海刀鱼二三十斤。

建市之初,我到西跃探亲,期间与几个舅母唠嗑儿,听她们讲,现在西跃的人只能是种一些承包地,余下就到油田矿区捡些破烂儿换些零花钱,早已没有了以打渔为生的人。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初,螃蟹沟的上游牛官屯崛起了化肥厂、沥青厂、热电厂和油田生产、生活区,生产、生活废水源源不断地汇入这条河,流经区中心,沟上输油管道密布,沟里散发出的气息恶臭熏人,飘满了垃圾、塑料泡沫……人们再不敢饮用沟里的水了。谈起这条沟畔往昔的黄金岁月,就像梦一样悠忽而去。这养育肥美鱼虾的水源,却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即便是零星地可以看到鱼虾,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哪个敢吃?

到了本世纪初,螃蟹沟治理与改造的民间呼声越来越大,被列入兴隆区区委、区政府议事日程,在官方、民间的合力下,螃蟹沟改造工程拉开序幕,调水工程、螃蟹沟清淤及临时漫水坝工程陆续上马。此后,改造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见成效。十多年过去,螃蟹沟大变模样。石砌的河岸干净整洁,岸边绿树成荫,间或还有健身器材,成为人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那平地崛起的徽派小楼,被有见识的人用来建成文化产业园,赫然耸立的清水混凝土的美术馆,接待着国家及大型展览,让人们日益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现代气息。

螃蟹沟是盘锦最具代表性、最具符号化的文化河流,它的每一滴清水都饱含着历史。

刘长青,曾任盘锦日报社文艺部主任(主任编辑),现任盘锦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水陆边缘》、评论集《当代流行歌曲一百首赏析》、长篇小说《浊海》以及地域文化专著《滩海情》、《盘锦万象》(与他人合作)等。

征集

★“夜读盘锦”征集以反映盘锦地域特色文化或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为主的散文、札记等,2000字以内。

★投稿邮箱:pjfbcg@163.com

详 询:0427—2283513

联合出品:盘锦发布

新媒体编辑 张骁

Hash:9ddc8936000ad72d1dac8512ba880f6c49cd2a33

声明:此文由 掌上看盘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