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登山路线:杭州城内一条古道,也是一条到西湖的捷径

看题目就知道是什么路线,您肯定很了解杭州

不过,我对这条路线的设计,还暗藏如下机锋:

这是一条公交站点之间的登山徒步路线,以松木场站为起点,郭庄站为终点。

走完,可以继续下一个目标,也可以直接返程。

这种利用公交+徒步的好路线,对游客来说,方便灵活又省事,值得老郑继续挖掘。

全文3400余字,攻略放文末,图多,建议收藏,或者分享转发,也许对他人有帮助。 路线图

这一条单一的徒步路线,从起点到终点,沿途的风景点缀其间。

为了把路线讲解的更清晰,我会按行进的顺序发图,

并提炼出9个景点作为章节。

让我们下滑屏幕,开始走吧!

沿途风景

松木场站,是318路的一个公交车站,这个站点,离黄龙洞路口,颇还有点距离。

黄龙洞路口的更近一点的公交站,还有三个叫“黄龙体育中心”的站点。

一句话,请先导航到“松木场”站,或“黄龙体育中心”站。

然后怎么走?看下图:

注:黄龙体育中心有三个站点,本图以最远的站点为例

老郑的图文风格,就是要把路线,清晰明白的告诉大家。

凡是容易走错,有分叉路口的,我就画上箭头。

到了黄龙洞的路口,后面的路就好办了。

我喜欢沿着边上的小溪走,花木漂亮

路过黄龙洞广场,这里老年朋友最多,相亲唱戏遛孩,早上更是热闹非凡。

让我们心无旁骛,走到栖霞古道的入口处。

栖霞岭古道是官道,更像是一条游西湖的捷径横于宝石山南北之间。

自古以来就是绝好的登山徒步路。

这条古道,沿途会路过白沙泉、牛皋墓紫云洞、栖霞洞等景点。

白沙泉是西湖名泉,泉水清澈,泉味甘冽,据说是泡茶的上乘好水。

但看这水面,落叶不少,像是长了青春痘的圆脸。

“白沙泉”这三个字,据说是康有为写的。

但看着,又像是某个路人,对着未干的水泥,用手指抹了这三个字。

一想到要仿造康有为的字了,那一笔一划,很是“认真”。

再往上走几步,一个三叉路口,我们的目的是走完栖霞岭古道,所以往右手边走。

如图箭头所示:

路上偶遇几位弯腰捡柴籽的中年妇女,看穿着是外地的,听口音应是浙江人。

一问,果然是,绍兴诸暨的。

我知道这是做柴籽豆腐的,这个称呼各地可能不一样,也有地方叫橡子豆腐

采集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晒干、除壳、水磨、过滤、沉淀、水漂脱色、脱涩、撵细、制粉等等,十几道工序。

一来二往,得等到明年夏天,才能吃上一碗柴籽豆腐呢。

图片来自网络

小时候炎炎夏日,柴籽豆腐用井水浸在桶里,

午后取一块,切成小块,来上一碗,韧而光滑,入口清凉。

这就是我们老家的“夏日么么茶”。

牛皋生前的性格,极其有武夫的性格。

生后安葬的地方,竟然是如此的书生气。

牛皋原墓于建国初期清理孤山墓葬时废,83年重建,异地迁坟重修,已算是幸事。

但见,中立一高4米的石牌坊,坊柱上镌明徐渭撰“将军气节高千古,震世英风伴鄂王”对联。

竹景清幽,古朴清明,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大概走到栖霞古道的最高处,有一处黄色的门坊,吸引路人。

怎么看都像是别有洞天的感觉,遂进去看。

进里面,得爬一段石阶,这里有一个分叉路,如上图所示,我们先游玩紫云洞。

待会下来后,再接着游玩栖霞洞。

继续沿着石阶上行50米,见一白墙黑瓦的中式庭院。

入内,乃茶馆,再入内。

一个二百平左右的山洞,藏于屋后。

未及洞口,就听见鼎沸人声,恍如香火旺市

循声而入,一群身着海青居士服的老年妇女在里边敲鼓、击钵、念佛。

有人神态安详,有人笑逐颜开,有人互相研讨。

我记得以前来,洞内是没什么人的。

一个人进洞,洞内黑漆漆,如塌方现场,还有点紧张。

现在好了,有人气,可以神定气闲地欣赏石壁上的石刻。

时间差不多,就原路返回。

栖霞洞在紫云洞的不远处,刚才路过的。

如图所示,从小门进去,门左边嵌一块斑驳的“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

洞以栖霞命名,似乎应该是这一带的主人。

然而与紫云洞相比,实在是小了点。

我不太喜欢拍摄神像,也没进去。

但洞口这块空地,倒是非常热闹,好多老年人在这里打牌热闹。

与神像其乐融融,好比是自家门口,共处一方天地。

再想到刚才从黄龙洞到紫云洞,再到这里栖霞洞,

以及各条山道,均有练声、溜鸟、打牌、闲步的老年人。

可以说,整个宝石山的西边,是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

老有所乐,挺好。

返回,走出紫云胜境这道门,我们继续沿着栖霞古道走,这时应该下坡了。

没走几步,渐露半边白色传统建筑,连着古道,意境甚美。

此为双灵亭,是一座有些气势但又有点萌态的过路山亭

也栖霞古道必经之处,可避风雨。

圆圆窗户,看起来像是会说话的眼睛,

这半圆的门,看起来又像是在打哈欠。

此时栖霞岭上,被夕阳披上一层金色,满山岭唱起了歌。

途径辛亥革命烈士敖嘉熊墓,此墓与孤山秋瑾墓,遥相呼应。

辛亥革命烈士敖嘉熊墓

再往下走,就是栖霞岭社区了。

这一片曾经是杭州的传统民居的集聚地,如今都修葺一新了。

走到栖霞岭的南端,已开始听到北山路的汽车声了。

左边一堵赭红色围墙,气宇轩昂,似乎预告着围墙里有不可小觑景观。

没错,这就是岳王庙。岳王庙是需要门票的,我有寺庙卡,倒免门票了。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岳飞虽然死后葬西湖,但是其戎马一生中,没有写过一篇关于西湖的诗词。

其忧国忧民从严治军精神气,与“偏安江南”的南宋贵族在西湖边日夜笙歌彻夜游湖的奢靡气,是格格不入。

赵构从南宋立国起便主和,接着开始削兵权,削去了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兵权。

中兴四将中,张俊投靠秦桧,刘光世和韩世忠言听计从。

只有岳飞却一直有北伐的打算,这在赵构眼中便是不受节制。

杀岳飞,一是杀鸡儆猴,二是为了削兵权,三是为了“以文抑武”的大宋国策。

在岳王庙对面的广场上,有一座岳飞石雕,有别于庙内的泥塑大像。

个人认为,这才是可能的岳飞真形象。

史书称岳飞“面大而方,广额疏眉,两颊甚丰,目圆鼻尖,自口以下,重颐甚长”。

此石像,各方面符合。

一游客见我端详石像,问我,这个石像是谁?我说岳飞啊。

他接着问,岳飞与西湖有关系吗?这下我来劲了,讲了一通杭州与岳飞的关系。

没想到,他很快的打断我的解说欲,说了声谢谢啊,便旋入人群中。

看来以后啊,弄点导游词看看,没有趣味性,谁愿意听你长篇累牍讲历史啊。

出了岳王庙,正对面就是岳湖。

岳湖属于曲苑风荷公园的,也是印象西湖的实景舞台。

作为旧西湖十景之一的曲苑风荷,面积真的很大。

我们一直往南走,走到郭庄为止,这一路都属于曲苑风荷。

与南边的花港观鱼,东边的柳浪闻莺,西湖三大公园,如三足鼎立。

曲院风荷内,小径繁多,小景众多,朋友们无需按我的路线走。

西湖的美景在历史上并非连续的,南宋时期达到一个小高潮,

之后的元明两朝,基本上随他荒着的。

清以后逐渐恢复,建国后再次修建扩大形成现在的格局。

且在2000年后的西湖西进中,得以精致化。

曲苑风荷的园林景观设计是有特点的,大概是借了隔壁的“杭州花圃”地理之便。

有着丰富的植物层次!

低处的荷花桂花,再到柳树苦楮树樟树,最后到挺拔高大的水杉

再加上楼台亭榭,曲桥小桥点缀其间,似乎是在一个立体的画布上作画。

春夏秋冬四季都美,春天的樱花,冬天的梅花,令人惊艳。

我尤其青睐西湖这片水杉群,高大的水杉,再加上树根上覆着的碧绿麦冬草。

假如我被蒙住双眼,空降到一个地方,然后撕掉蒙布叫我猜:

这里是南京还是南昌苏州还是杭州?

只要我看到“水杉+麦冬草+荷花”组合,我就能很快说出答案。

太有杭州特色了!哪怕只在江南范围内,这几个元素的组合,也是杭州独一份的。

这次想走郭庄的小门的,结果吃了个闭门羹。

来郭庄玩,都需要走到杨公堤上那边的正门了。

郭庄作为一处园林,需要门票,现在已经是下午5点,郭庄已关门。

不过,郭庄我来过好几次了,对里边的景致,我是熟悉的,也是很推崇的。

这是是杭州保存最完整的古典私家园林,非常适合拍照,构图。

郭庄的公交站点就在旁边。

杭州四大古典名园林,分别为郭庄、刘庄、汪庄和蒋庄。要么不能进,要么得走不少路。

郭庄紧靠杨公堤路边,是其中最方便的园林!

因为方便,所以更不能错过了。

本路线的特点

事后,我总结了这条路线的特点是:

1、市区里的幽静古道和古洞; 2、岳坟、牛皋墓,凭吊南宋抗金将领; 3、景观众多:曲苑风荷,郭庄,杭州漂亮的园林; 4、起点和终点,有公交站; 5、一路平缓,健身的同时,也不累; 攻略与贴士

这条登山徒步路线的起点和终点,都有公交站。

到黄龙洞附近的公交车站点比较多,除了“松木场”站外,还有“黄龙体育中心”站,

这个站离黄龙洞就更近了!

到郭庄的公交站,却只有318路,还好,318车次挺多的。

景点有公交站,心中就是不慌的,可从容游之。

曲苑风荷路径超多,随便走,只要目的地到郭庄即可。

值得申明一下的是:

我的路线轨迹,是拍完照片后,再完整走一趟,记录的。

看起来时间很短(两小时左右),是因为全程无停留无尿点。

所以,请各位酌情增加游览的时间。

原创图文,随缘点赞,留言,收藏,转发。

您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欢迎关注“郑在别处”,常来坐坐。

Hash:a11f52d4ef7f86918a060a9901e2a3e669f43722

声明:此文由 郑在别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