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浙大行,一生浙大情

—次浙大行,一生浙大情

劳店镇中心小学李晓艳

暑假第一天,我们一行80余人有幸来到杭城,走进浙大,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学习。启程前,浙大的领导和老师们提前向我们发送温馨提示,我们身未动,浙大情已到,已然让我们心生温暖。启程时,心里有对培训的期待,有对杭州的向往,更有对浙江大学的憧憬…… 简单的

修整,第二天我们就进入了学习状态。走进浙大华家池校区,满眼葱绿扑面而来,拂去了我旅途的疲倦,平日浮躁的心仿佛一下子安定了下来。走进教室,看到已经摆放整齐的台签和学习资料,心里激荡的岂是简单的“感动”二字?翻看课程安排,不得不惊叹于培训组织者的用心。虽然刚刚学习两天,但是每一堂课都让我收获满满,如获至宝。

一、 放下才能更好的学习

在开班仪式上,李笑月教授说:“放下过往身份、放下过往经验、放下顾虑。记住为人父母的身份、记住为人师表的身份、记住浙大一流水平。进了这大门,一生做浙大人,用浙大一流的水平,鞭策自己进步、成长。"陈辉主任说:“希望培训结束后,你能感悟到一一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受过的培训。"每一句每一言,让渴望知识的我,都觉得为渴望成长的我打开了一道门,门外就是一条铺满阳光的道路,让人忍不住去追逐、去向前奔跑。来到浙大,放下过往的身份,虔诚做一名勤奋的学子。

二、 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缪永娟教授在报告《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中,指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把教材读薄又读厚的本领。既能够整体把握教材,通过整合与梳理,将其变薄,又可以认真分析每一单元每一课,详细设计将其变厚。要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从细节入手,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欲望。

三、 做一名永远的学习者

王莺教授提到名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她特别强调要做一名永远的学习者。可以不成功但是不可以不成长。优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充满专业的教育激情。

四、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烦恼很多时候是自己想出来的,并不是真的存在。龚惠香教授报告中提出: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宽容别人增加愉快体验。

五、 教育人的思想要多元化

走进紫阳小学,庞校长首先对紫阳小学的办学历史进行了介绍。紫阳小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的紫阳书院,是清代浙江四大书院之一。三百年来,傅王露、卢文绍、龚丽正及子龚自珍、孙衣言、夏同善等名师宿儒在紫阳开展了各种著书、讲书、传书等活动,对浙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今天的紫阳山上,尚留有活泼飘洒、清秀俊逸的“紫阳书院"摩崖石刻,校内还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通玄观造像。学校依山而建,占地7630平方米,校内绿色簇拥、古迹众多、钟灵毓秀,是一所精致的盆景式校园。老师们多元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启发很大。

一次浙大行,一生浙大人;一次同学缘,一生朋友情。

Hash:1cc02713770edd0734718040afb2cccc6b45ba59

声明:此文由 传说中的白开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