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艺术的巅峰,龙门石窟的这些护法造像你们看懂了吗,

龙门石窟这座浩瀚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不仅有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造像

还有一支庞大的护法队伍

孔武有力的天王、力士

以及形象各异的石雕狮子

这些精美的护法造像尊尊生动传神

下面就随小编来认识一下吧

什么是佛教护法?

护法又称护法神,是佛教的护法者,拥护佛陀的正法。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梵天、帝释天、四天王等这些拥护佛法的众神被称为护法善神。随着佛教的发展,护法神不仅充当守护佛教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具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种济世功德。

天王造像

龙门石窟最早的天王造像出现在北魏宾阳中洞洞窟两侧的护法天王。南壁下方的“大梵天”造像,他身披飘带璎珞,下穿战裙,左上手持三股金刚杵,左下手提一摩尼宝珠,右上手握一独股金刚杵,右下手握剑。

还有唐代宾阳北洞、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本尊佛座部位皆有负重、护法的天王。其中敬善寺窟内的浅浮雕天王造像非常难得,只见他身着唐代武士甲胄,手持宝剑,摆作成守卫的姿势。

最为有名的是位于奉先寺北壁的多闻天王,威风凛凛、正气凌然,俨然一副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模样。他身披铠甲,左手叉腰,右手托三层宝塔,双足着战靴,下面踏着一个仰身向上的夜叉。在龙门石窟大大小小的洞窟造像中,天王都伴随在主佛的左右出现,为主佛护法。

龙门石窟的护法天王,不仅是佛教艺术中国化、汉化的最重要的明显标志之一,而且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在不同程度上再现了唐代将士骁勇善战的勃勃雄姿。

力士造像

力士又名金刚力士,在佛教中叫那罗延,属于佛教中的护法神。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的神话互相融合,进一步演变成“四大天王”、“四大金刚”等形象。 在龙门石窟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北魏力士的造像,由于每个时期的审美不同,所以每个朝代造像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高平郡王洞力士像 敬善寺力士像

奉先寺力士像 万佛洞力士像

宾阳中洞洞口的这尊北魏时期的力士造像,只见他身着长袍,怒目蹙眉,左手持金刚杵,右臂曲伸于胸前,五指张开,显示出“护法”的威严气势

宾阳中洞力士像

石狮造像

从北魏古阳洞四壁的窟龛上可以看到凡是交脚弥勒菩萨龛,都会有一对蹲狮偎依在佛膝下,它们昂首向内,既警戒又虔诚地护侍佛法。北魏雕刻的大型洞窟更是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古阳洞和宾阳洞主佛下方均有雕刻,狮子成为了北魏石窟造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宾阳中洞

在唐代龙门众多雕刻的石狮中,位于万佛洞洞窟门外的高浮雕狮子,非常精美威武。它姿态优美,生动传神,雕刻手法不同凡响,显示出作者技艺之精湛。

万佛洞石狮造像

龙门石窟中的护法造像

写实中略带夸张

视觉冲击感十足

既展现了古代工匠雕刻技艺的精巧卓绝

更显示出中国石刻造像的艺术造诣巅峰

Hash:d99a24f2d6497a7bcd9822bfe2bc254509be23bd

声明:此文由 河南旅游新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