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杭州这个“观成堂”,进进出出都是绸商,蔚然成景

杭州素来有“丝绸之府”之美称。早在唐宋时期,由于杭州丝绸的繁荣,逐渐成为全国产绸中心。为了满足行业聚议和解决纠纷需要设立行会。杭州最早的丝绸行会,形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并建立了行会议事之所:观成堂。清同治元年(1662)丁丙被同业推选为“观成堂”(丝绸业会馆)正董事。到了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绸业巨贾王达甫、蒋延桂、徐吉生、丁氏后人丁立中等集资,在田家园内重建“观成堂”。

这一处在浙医一院内有个石库门,一眼望进去,里面古色古香,廊枋上挂着一盏盏宫灯,门口有着解说牌,写明这就是“杭州绸业会馆”,始建成于清宣统三年(1911),是杭州最大最完整的同业组织会馆。门楣上有着“蔚然”两个大字,让人想象晚清时节,这里有许许多多身穿各种光鲜绸衣的绸业老板,进进出出,蔚然成景。

这个正大门比较讲究,高商的白墙门,套了一座砖雕精致的门楼,有图饰的砖雕共三层,最上层是人物故事的雕刻,精彩、精致、精雕细刻,除了艺术感还有社会教化功能。中间一层的“田家园”标志着浙医一院这一带都是田家园范围,也就是晚清时节丁氏家族的产业范围。庭院里,典雅的盆景架上摆设了造型精致的植物

观成堂是正大厅,坐北朝南,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那一排禇红色的精雕细琢的格栅门,透光性也很好,从头到尾,非常气派。廊枋上的牛腿、雀替等雕刻构件也相当漂亮。

在天井的西头还建了一座碑亭,有两块体量差不多的石碑立在那里,一块是丁立中撰写的《杭州重建观成堂记》碑,是1909年会馆落成时刻的。碑文细述了明清时期杭州丝绸业的兴衰历程。历经100多年,这块太湖石光泽没有黯淡,但字迹还是模糊了。另一块是“杭州绸业会馆记碑”,是浙医一院所立。

最让人感到新奇的是走过大厅的尽头,门廊外“别有洞天”。这里有亭台、连廊、假山、流水、绿植,映衬得白墙、青瓦、翘角、红柱、描金廊枋更加炫丽多彩,生机勃勃。

想象一下,一百多年前,这些南来北往的丝绸业商贾们,商议业务、交流行情之后,可以到这个地方小歇,放松心情,也是很爽的。

Hash:bfc13a92a9ca8be4e476451446a67818a820d474

声明:此文由 浙江生活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