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首次发现来自澳大利亚的迁徙候鸟

8月23日下午,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监测人员在湿地公园范围内监测时,发现一只右脚带着黄色标志物的铁嘴沙鸻(环志鸟),经确认,这是一只来自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迁徙候鸟。8月26日下午,监测人员在湿地公园滩涂上又发现另一种环志鸟——三趾滨鹬,目前尚未确定其国籍。

鸟类环志是指世界上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鸟环由镍铜合金或铝镁合金制成,上面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信箱号)和鸟环类型、编号等。一般把环戴在鸟的跗跖部(脚环),此外,还有把环戴在鸟的颈部、翅根、鼻孔等处。 戴环后即进行鸟体测量,数据记在统一设计的专用环志卡上,然后放飞。通过回收环志鸟,可以了解候鸟迁徙的行踪、年龄以及种群数量等宝贵资料。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接连发现来自国外的迁徙候鸟,可见北海滨海湿地保护卓有成效,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国际迁徙鸟类的一个重要站点,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群众更进一步的保护。

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已基本查明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主要有八条,其中有三条从我国经过,分别东非——西亚迁徙线、中亚——印度迁徙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而广西北部湾就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

此前,许多国际迁徙候鸟、猛禽只在冠头岭观测到,如今,由于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果的显现,这里有望成为第二个观鸟胜地。每年一到候鸟季,湿地公园监测巡护人员就会加强沿冯家江两岸的拆网护鸟巡护工作,还会定期进行监测和及时救助受伤的鸟类。此次在湿地公园发现环志鸟,意味着经过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让北海湿地焕发新的生命力,吸引着更多不同种类的鸟儿来此繁衍生息。在惊喜的同时,湿地公园将继续加强候鸟栖息地的保护,珍惜湿地资源,减少人为干扰破坏,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以上图片仅限湿地公园使用,未经湿地公园允许,不得转载)

Hash:9ed6069b5bb1e32996512a8c81425c3310dbbe27

声明:此文由 北海滨海湿地公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