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亿元!三亚修复改造崖州文物 打造全域旅游文化古城

3月12日,记者从三亚崖州区政府获悉,作为三亚历史文物古迹最多、最密集的区,近两年来对文物修复、改造投入约2.9亿元,探索“旅游+历史+文化”模式,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文化古城

崖州古城

“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之所”,是崖州区深厚人文历史的高度概括。据统计,崖州区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全区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占全市总量的74%。其中,

崖城学宫是我国最南的孔庙,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崖城镇和保平村曾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崖州民歌和朗典打柴舞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是土城,后经元、明、清三代扩建。崖州历经沧桑,底蕴厚重。从唐朝起,有副宰相以上的重臣14人被贬崖州。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时,帆船遭遇强台风袭击,飘流到崖州城传授佛教经典。元朝棉纺织家黄道婆,曾在崖州居住多年,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作出了贡献。

为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区双管齐下:在古城保护方面,重点保护和修复全区23处文物保护单位。近两年来,崖州区古城修复、改造项目累计投入约2.9亿元。其中,古城文化街区道路改造工程、崖州古城墙修缮(尊经阁部分)、水南“盛德堂”修缮等7个工程已经竣工;东关民国骑楼街区迎旺塔等文物修缮工程正在推进中。

在与传统文化联动旅游方面,弘扬崖州民歌和黎族打柴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崖州区举办了“黄道婆文化研讨会”“纪录·发现崖州之美摄影大赛”“美德崖州系列活动颁奖典礼暨元宵晚会”等文化活动。崖州区还组织创作并推出了《黎锦》《打柴舞》《文明门》《崖州深处》《崖州深发现》等26部文化宣传作品。

崖州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要重点挖掘崖州文化、名人文化、民俗风情、饮食文化以及古城老街历史等人文资源,在充分尊重历史、还原本真的前提下,探索“旅游+历史+文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全域旅游文化古城,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旅游产品。

主 编 / 蒲彩勤

责 编 / 陈 敏

编 辑 / 曾瑞祥

文章来源 /三亚政务微信公众号

Hash:2eb8d213441e74ac3f8c80e493f5a10242406e23

声明:此文由 古韵崖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