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东港头古村:四水归源,东隅港头,4万m²古建筑

2014年,住建部、财政部等七部局联合发文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花东镇港头村榜上有名。名录是历史文化价值认定,也是保护名单。国务院提出2014-2016年,按平均每村300万元的标准提供114亿元资金,支持传统村落保护。

港头村在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东南部,原名港洲村,“洲”有岛之意。历史人文情怀、自然乡村美景、欧式风格建筑之外,还有油菜花田和草莓

港头村距离花都城区23公里,东连水口营村,南邻白云区龙岗村,西接华侨农场,北临吉星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3°25′,东经113°23′,辖新、旧庄两个自然村,面积2.83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人,村民姓曾、龙,讲粤语。

村中有大量古建筑,如文孙曾公祠、云门曾公祠、序五祖公祠、云门别墅、书室、八家祖屋、拱日楼、福如楼,村前流溪河还建造航运码头等。古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均为明清两个朝代的建筑风格。清代,村民购置物业方圆百里,耕地上万亩, “上至黎头洞”(今从化鳌头镇)“下至三元里”(今广州三元里),有“东隅港头”的美称。东隅港头,西隅塱头,是花都最值得去的两个古村落。

港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民风纯朴,较好地保留着岭南古村落的人文景观。港头村作为广州市第二批美丽乡村试点创建村,2012年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编制,完成《港头村美丽乡村村庄规划》,2013年7月完成《花东镇港头村及水口营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定位为打造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古村落风貌的“美丽港头”。

村中种植水稻、荔枝、龙眼等,盛产塘鱼,民居呈块状聚落,花都大道在村北经过;村庄坐北向南,东南西三面有水环绕,素有“三水朝北,四水归源”之美誉,因有4条溪流在村南面汇合,形成港湾,是古代花都的水陆交通要道。以前村民的经济来源以货物运输为主,大量的货物从流溪河码头进出,生意兴旺。

一、民国骑楼特色建筑

岭南多雨,人民创造了骑楼建筑,为来往的行人遮风挡雨,村前水面宽阔,水质优良,像镜面一般倒影着古朴的建筑

二、人民食堂(绍文堂)

人民食堂(文化室),农家书屋

原为港头村曾氏祖祠

文革前后被改成这个模样

三、文孙曾公祠

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三进祠堂,为了纪念开村祖先曾文孙而建造,总面积600平方米左右,花岗岩石雕、雕梁画栋显现出浓郁的岭南特色。其格局雄伟,结构工艺精湛,雕有鱼虾蟹、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苍松翠竹、日月披星、人像等,全是通花工艺,作品栩栩如生,精华之作与佛山祖庙不相上下。

大门前对联“五代联科甲,一贯绍渊源”,鼓励后人承前继后,奋发图强

四、诚意堂

缺乏保护,天井杂草丛生

五、序五曾公祠

来源:广东地理(guangdongdili)

推广

这里是花都早晨,谢谢你的阅读!

Hash:47bd56cb9e69774587c58c9d73fb7014e118a1b9

声明:此文由 花都早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