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杨家祠丨这座低调的祠堂,走出了华南首个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

广州市越华路116号大院

藏匿着一座“两百多岁”的杨家祠

乍一看去平淡寻常

回看历史,才知这里见证了

1923年前后广州的革命风云变化

杨家祠

杨家祠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省轻工业厅大院内自编第五栋。这里原为珠海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也是杨氏子弟到广州应试的寓所,后来成为了共产党的活动据点。更重要的是,这里还走出了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

作为广州早期的共产党活动场所,

杨家祠到底承载着

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

作为华南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

杨匏安又经历了哪些

不为人知的故事?

杨家祠外的杨匏安事迹

今天,吧姐带你重返百年历史时空

追忆荣光岁月

看古祠堂如何重获“新生”

原名

麟焘,笔名匏安

出生日期

1896年11月6日

出生地点

广东香山县南屏乡北山村(今属珠海市)

人物经历

1921年春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期间,曾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部长、中执委,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太阳社发起人。1931年8月4日夜间,杨匏安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荒地上,时年35岁。

杨匏安像

五四运动时期,杨匏安集中发表了一系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上连载《马克斯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

该文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差不多同时问世,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篇文章和杨匏安的其它文章一起,奠定了杨匏安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的历史地位。

杨匏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作出的贡献

1927年春夏间,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相继背叛革命,中国革命进入低潮。1927年8月7日,杨匏安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旧址

大革命失败后,杨匏安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通缉,在极端险恶困难的境况下,丝毫没有动摇自已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忠诚与信仰。

他还利用业余时同编译出版《西洋史要》《地租论》等至今仍焕发着光辉的珍贵著作,继续向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谛。因叛徒出卖,1931年7月25日,杨匏安在上海东有恒路(今东余杭路)2048号的家中被捕。

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依然忠贞不屈,连蒋介石派人甚至亲自打电话劝降,也丝毫不为所动。他斩钉截铁地表示:

他在狱中所写的《示难友》一诗至今广为流传,充分表明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1931年8月4日被蒋介石下令密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

杨匏安画像及就义诗

周恩来对杨匏安的革命一生作了高度评价,他说:“杨匏安为官清廉,一丝不苟,称得上是模范。”杨匏安对真理正义的矢志追求、对革命事业的忘我牺牲、直面困难的奋斗不屈的革命精神深刻影响到他家人,杨匏安母亲陈智、妻子吴佩琪等投身革命,前仆后继,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杨匏安母亲陈智

杨匏安妻子吴佩琪

sdfd

作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

他为国共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身居高位时,他两袖清风

身处逆境时,又贫贱不移

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

值得我们纪念与学习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广东旅游,部分内容来源于杨家祠微信公众号

会喜欢

Hash:cc312bda9bbaa8b8a4ae657529b201da73b85513

声明:此文由 金羊网旅游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