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下挖出一座元代水闸,专家出动,仍谜团重重

神物现世。

2001年5月的一天,上海的一坐工地正如往常一样,进行着建楼的打桩工程。但,今天的作业似乎进展的并不顺利。一桩子打下去,“噔”的一声,机器停止了运作。工人们迅速聚拢过来,请示领导。2001年,那正是上海楼市迅猛发展的一年,建楼工作一刻都不能耽误。领导班子们经过决议,迅速定制了一把【高强度钢钻】。打!继续往下打!!!

上图:志丹苑施工时钻头留下的钻孔。

那把【高强度钢钻】一桩子打下去,在地下7米处,遇到了未知阻力。奇了,钻头收回时,强拔出了三样物品。两块厚约25厘米的青石板,层层叠叠胶结在一起,还铰着颗铁锭榫。这颗铁锭榫,显然非自然形成,系人工产物。现场工作陷入僵局。人们发现了不对劲,立刻把这三样物品送到文物管理部门进行鉴定。

上图:铁锭榫。

很快,初步鉴定结果出来了。那么,这铁锭榫又是什么来头呢?经过文博专家鉴定,原来它们来自于一座元代水闸的底石结构。这种铁锭榫被镶嵌到一块块青石板之间,用来防止渗水和石板移位。

上图:元代水闸微缩模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上海的市中心,会挖到一座元代水闸?河道又去了哪里?史书上记载的其余九座水闸,又埋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sissi带宝宝们去【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一探究竟。

水闸今生:为什么要建造水闸?

上图:元代水闸。

整个水闸主体建筑,处于地表以下7到12米范围内。博物馆就在原址上建成了下沉式建筑。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建筑的玻璃天棚投洒进来。即使深入地下,也不觉得阴冷。那自然光与人造光源紧密结合在一起。犹如过去与现在的交织重叠。

上图:元代水闸。

13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城市扩大,人口增多,江南成为元大都等地赖以生存的粮仓。但太湖因其独特的碟形洼地地貌,容易导致潮水倒灌,泥沙沉积。吴淞江作为太湖东出泄海的最重要干道,从唐宋年间开始,河道逐渐收窄。据文献记载,吴淞江唐代宽约20里,而至元代江面仅宽1里,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于是,元朝政府把治理吴淞江作为江南地区水利的首要任务,在吴淞江流域建造了许多水闸。

上图:元代水闸宣传片

上图:使用荣耀音乐小巨蛋观看宣传片

水闸的主要功能是蓄水挡沙、泄水冲沙、拒咸保淡,以助吴淞江的防淤和疏浚。遗址位于明代之前的吴淞江下游故道范围。当吴淞江涨潮时,水闸会关上闸门蓄水,使泥沙沉积在闸门外。当退潮时,闸门打开,利用水闸内外的水流落差,将沉积在闸门外的泥沙冲走。由此水闸的建造,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及航运事业的发展。

上图:元代水闸。

我拾级而下,面前俨然耸立着一座青石板铺就的水闸桥。面对着这宛如新生的现代化产物,我无法置信,它竟然穿越自距今700年前的元代。随行的老师告诉我这是百分百的原物保留。也就是说:他们仍保持着700多年前的模样。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处元代水闸遗址,主体由闸门、闸墙、底石组成。水闸平面大致呈对称“八”字型,东西长42米、进水口宽32米、出水口宽33米,河水由西向东流入闸内。

上图:博物馆中的参观栈道是玻璃的。

上图:闸门。

矗立在水闸中心的闸门最为显眼,这是水闸最关键的部分,由两根长方体青石门柱组成,门宽6.8米。水闸的底石依然完好,总长30米,宽6.8-16米。它由一块块青石板平铺而成,石板间嵌地锭榫,防止渗水和石板移位,这样的铁锭有近四百枚。底石下又铺满衬石枋,其下被龙骨承载,龙骨下又有地钉支撑。

上图:木桩

上图:地钉。

目光收回。我面前的这些木桩,穿越自700年前的元代。水闸遗址中,木桩随处可见,它们或是缓解水流冲击的擗石桩,或是为水闸地下牢固支撑的地钉。

上图:元代水闸微缩模型。

上图:木桩。

为了防止木头出土后炭化,许多木桩被塑料布包裹严实,并由工作人员每天喷水保湿。木桩已埋在地底下数百年,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氧化,石头会风化,木头会炭化,所以对木桩用塑料布包起来,并对遗址进行“回填”,进行干保与湿保。干保,就是在已发掘的文物上填上沙土;湿保,就是在遗址上灌水,恢复水闸当年生存的状态。

上图:元代水闸。

水闸今生:河道去哪里了?

水闸一定是伴随着河道而生的,而志丹苑所处的位置,附近并没有河道。那么河道去了哪里?为了了解它的身世,专家们决定翻阅古籍。

上图:元代水闸。

翻阅过浩瀚的历史典籍,还真就给学者们找到了答案。据文献记载,元泰定二年(1325年)建石闸赵浦闸,其地理位置正与志丹苑水闸遗址相同。因此志丹苑水闸就是元泰定二年由任仁发主持建造的赵浦闸。

上图:元代水闸微缩模型。

任仁发,这可是一位在上海史籍中响当当的人物。他是上海青龙镇人,是元朝著名水利专家和画家,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主要从事水利兴修,曾先后主持过吴淞江、通惠河、会通河黄河、练湖和海堤等工程。而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正是任仁发于1324年在吴淞江上建造的6座水闸中的1座。任仁发的水利学专著《水利集》中,对建造水闸技术和用材的相关记载也与志丹苑水闸基本相同。建造赵浦闸等水闸的目的,《水利集》中也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吴淞江流域江湖泛涨,海潮带沙入港,易于堙塞,建闸以通泄江水,节泄水势,疏浚吴淞江。

上图:苏州河已改道至一公里开外。

那么,我们顺利找到了答案。水闸是用来疏浚吴淞江的。这里的“河道”,其实就是苏州河前身吴淞江的一条支流。但是今天的这段河道已经移到了1公里开外(见上图)。也就是说,河道在700年之间发生了移位。原因尚不清楚。

水闸今生:另外九座水闸在哪里?

上图:元代水闸。

据考证,这处元代水闸是任仁发设计的,而古书记载,任仁发在上海共设计建造了10处水闸,另外9处水闸今在何处,尚不明了。

小伙伴们对于水闸的前世今生,又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讨论。

sissi的这段旅图就要结束了。

世说西语。摄山河绮丽,书人情浓淡。

我是mini西,我在路上,我为自己代言。

2018/02/24

Hash:c050aa648f70cc080f51c86503667339d24f6d1d

声明:此文由 问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