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青史的抗战烈士,瞻仰腾冲国殇墓园

云南腾冲县城西南叠水河畔的来凤山北麓,有一座特殊的墓园,它就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腾冲国殇墓园。这座墓园占地80余亩,1945年7月7日落成,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2年 5月,日本侵略军进犯滇西边境,以致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日寇手中,中国抗战后方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地区这条国际运输大动脉,使盟国的援华物资能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此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于1944年5月,发起了滇西反攻战。

远征军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在盟军的配合下,经历大小80余次战斗,于1944年 9月14日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腾冲。此次战役的胜利滇西人民功不可没,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000多名,盟军官兵阵亡19名。滇西抗战,创全歼日军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国人深受鼓舞,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为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缅怀遇难烈士,鼓舞全国的抗战激情,云南陆军讲武堂学校的创建人,当时任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先生倡议修建一座“国殇墓园”,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这座墓园于1945年7月7日落成,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

“国殇墓园”建在来凤山北麓的小团坡上,整个建筑群由纪念广场、纪念碑、英烈墓冢三个部分构成。以小团坡为起点,在其东北向的中轴线上,建有"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堂"及墓园大门。

墓园主体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通道循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台阶上嵌有李根源先生书写的“碧血千秋”刻石。再沿两侧上至第二台阶,第二台阶建有忠烈祠,忠烈祠为仿清祠祀建筑,重檐歇山顶,是供奉阵亡将士英灵的殿堂。忠烈祠上檐下悬“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挂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是“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

忠烈祠后,沿石阶往上是整座墓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烈士墓园,坡上苍松翠柏,青草黄花,以纪念塔为圆心向四周辐射,围绕着纪念塔周围的是密密麻麻的小块墓碑,烈士墓冢。它以纪念塔为园心,呈辐射状纵队列葬于缓坡周围,将坡体分为6等分,每个等分代表一个师。自上而下依原作战部队序列和职衔高低整齐地排列着上圆下方的墓碑,墓碑上镌刻着烈士的军衔和姓名,碑下均葬有阵亡官兵的骨灰罐,这一尊尊烈士墓冢,诠释了金戈铁马,峥嵘岁月里不屈的民族精神,令人震撼。

坡顶上是高10米的纪念塔,外形为方形柱式,是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砌而成。高大的火山石塔身正面镌刻着“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正面刻有李根源书写的“民族英雄”四个蓝色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

腾冲国殇墓园的设立凸显了中国军队和滇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不甘沦亡,为正义献身,为和平而战,其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伟大爱国精神,光照日月,永垂青史。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Hash:0504aa9803875b1bf774b9bb6152e5cf1d3d895c

声明:此文由 独往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