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祠的前世今生:一处荒芜之地,一项失传技艺

歌舞升平,烟柳弄晴,化作废墟一片,乃至黄土一抔。

四海蛮荒,一片汪洋,变身繁华盛世,乃至蜚声苍宇。

滚滚车轮碾过,百年不够便千年,千年不够便万年,万年不够,那边生生世世长久不息……在时间面前,一切都可生变故。令人感慨,却也恰是历史演变的迷人之处。

唯独,被时间裹挟着消失殆尽的美好传统技艺,最为令人疼惜。

失传的技艺——井盐

甘肃陇南,是个神奇的地方。

这片土地,早在先秦就在历史洪流中占据了诸多C位。出土的文物也表明,先秦时这便是一片繁华之地。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对生铁和盐的把控极严,汉代在陇南的礼县设盐官,专人把控。

除了此地的盐业发达外,皆因一口盐井的存在。

一口盐井,井水四溢,水草肥茂,自古就是天然优良牧场,亦被人称为卤城。盐井水满自流,带着明显的咸味。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成为可以供老百姓食用的井盐。

这里的井盐制作工艺,与《天空开物》中记载的颇为相似。

首先,用水桶直接从盐井中将盐水提取出井,倾倒在滤盐土中,利用阳光暴晒,蒸发水分,提高盐土含盐量。

再用盐水对盛入竹篓中的盐土进行浸泡,浇灌,滴漏,收集更高浓度的盐水;将淋滤出来的盐水添满一锅,用木柴煅烧,先用大火,使其锅开水沸,再改成小火,慢慢蒸发,再添加盐水,又改大火。

如此反复,待锅中起泡,加进玉米面约一两,锅中水分蒸发,成泥沙状,继而盐分析出,如堆雪、白糖沉淀在锅中,最后用粗瓷碗捞盛放入桶中储存。

如今探访盐井祠,虽已过千年,盐井的水依旧不断,井口有一“井”字形木框,用于方便从井中汲水。试探着喝一口盐井的水,果然有着淡淡的却非常明显的咸味。

在盐井旁,散落着手工制盐的工具,竹篓、木桶……陪同我们在盐井祠转悠的当地人说,现如今几乎已没有人记得,这项传统的制盐技艺到底如何操作,甚至面临无人传承的命运。

也是,如今买盐成为一件太过方便的事。各种碘盐、无碘盐、竹盐、玫瑰盐……种类繁多。手工制作井盐费时费力,人工操作亦需成本啊。

历史的残忍之处就在于此,那些跟不上时代进步的东西纷纷被摒弃,即使,它们也是美好的。

盐井的繁华与衰落

如今的盐井祠,人迹罕至,更像一座无人探访的古迹,兴许许多本地年轻人都不知晓,围绕着一口井,有过怎样的繁华故事。

杜甫西行入川时,曾经过这里寓居,见草木受卤气浸渍而凋枯,青烟满川,人们正忙于煮盐,又深慨上下其手、公私争利,于是作了《盐井》一诗:“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其中的“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可谓将制作盐井的状态描绘的惟妙惟肖。

在盐井祠的后院、前院,还能寻到些明清的碑文,供奉“盐婆婆”的盐神阁在后院,院内的亭台楼阁亦是颇为讲究,昭示着往昔的盛世。彼时的盐井祠像极了一座大型手工盐场,想必也是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吧。

毕竟,从秦汉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人都吃这口盐井的水制作的井盐。这清咸,渗入到每个盐官人的血液之中,盐井祠更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烙下了中华文化的印记。

可如今漫步盐井祠,只觉心中凄凉,正值秋末,秋风本就萧瑟,在这早已废弃的盐井祠,不知会在何时,被人们完全的抛诸脑后,人啊,往往都懒得很,只愿在有利于己处费心思,即便眼前是服务千年的老臣,如今既已垂垂老矣,再无可用之处,便心安理得的全然忘却。

唯这祠中的草木岩石,砖瓦墙檐,守候在此,安静的倾听着老者,娓娓道来,那段无比绵长的历史。

Hash:d1edfccb2291a623683d46da33866d033288843e

声明:此文由 胖丁走天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