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土文化之《长阳石刻》---石刻造像⑤鸣凤塔石刻造像

视频:清江美文--鸣凤塔

年代:清同治四年(1865) ;

形制、特点: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高22米;

现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鸣凤塔石刻造像 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龙舟坪村大花坪文笔峰顶,距离长阳城东边约两公里,清代石塔。清同治二年(1863)至四年(1865)知县景汇、陈维模、范炳监率乡绅刘文源、方可儒、李芹芳、李植达、杨文佩等人修建文庙、九峰书院等时所建。

古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通高27.5米,塔基边长4米。塔门面南,拱形,高2.2米,门额嵌楷书“鸣凤塔”石匾。二层以上每层交错设二拱门,余壁设龛浮雕坐佛。

以古语“凤从东来,鸣于高岗”而命其名,相传当年有五彩凤凰现于此山,唳声清亮,远播四方,于是建塔以做纪念。另一说其年长阳出现灾疫,时任知县率五名地方绅耆合力建塔,以驱邪逐魔,求风调雨顺。

塔七层八角,楼阁式,石与青砖砌成,高二十二米,为长阳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设计精巧、风格独特,佛像雕刻精美,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也是造型艺术的光辉典范,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七律/春登鸣凤塔

作者:覃世清

艳日春登鸣凤塔,青山绿水天涯

清江八百连荆楚,巫岭三千止汉沙。

雾里山歌惊翠鸟,云中巴舞醉红霞。

龙舟闹市山城美,老巷新街几万家。

附网评:

大漠:拜读清哥新作,下笔不凡,很有气势。

清江野老:雾里山歌惊翠鸟,云中巴舞醉红霞。——这一联真美!将现实的景物组合得自然天成,有声有色,亦歌亦舞,美不胜收!唯觉“云中”对“雾里”似稍嫌近?

清江八百连荆楚,巫岭三千止汉沙。——这一联也不错!唯觉“汉沙”似嫌勉强?若改为“巫岭三千抵蜀巴”如何?

当今垭:偶登过鸣凤塔,却无兄的架式!

村夫:欣赏好律,学习了!问好!

孤村流水:学习欣赏!巫岭三千止汉沙——此句似觉不畅,“汉莎”不知如何理解?

回头是岸评:

覃老师这诗本是好诗,经大家一评一改,越发好了。这正如当金先生所说:“论坛论坛,不论不成坛。”

孤村流水先生和诗:

独立江城鸣凤塔,沧桑阅尽仍无涯。

巴山犹续百年梦,夷水长淘千里沙。

碧浪流连绕芳甸,白云飘渺幻红霞。

游人更喜登临日,俯瞰龙舟载万家。

覃世清网上回言:

——好高兴!我抛一砖,引出了孤村流水之美玉。尤其是先生结句:俯瞰龙舟载万家。生动形象,活灵活现,非常贴切,非大师能想像得出!

来源:巴土文化丛书·长阳石刻

Hash:4edb2e44c95f465ac739d60327d521e2909a7387

声明:此文由 长阳在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