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刻诗中,看高县古石门的险峻

READING

从题刻诗中,看高县石门的险峻

翟礼湘

川南高县石门,南方古絲绸之路五尺道上关隘,又名“石门子”,古名“石门关”。宋代置石门寨,下临南广河,古称符黑水、石门江。这里现在还可见巨石嵯峨,斜叠成墙,匝河而过,横锁南北。但因解放初期修筑宜塘路(现今川云路),炸毁靠山巨石一部分,险道变通途,却消融了石门关的险要和宏大。

后来,公路不断扩建,余石渐次清除。再后又添筑设施,便成现在山石模样。而那些巨石犹存之传说,依旧存留民间,乃周红毛,即叙人周洪谟(明代礼部侍郎)邀石猪竎此而成。

这里,主石重千吨,古人凿石开阁,始成门穴,形为犁弓,曲为深洞。清《高县志》载:“屹立如门,狭穿弯曲,行人下马俯身单骑而过,盖也通滇要道也”而今,门穴亭阁已毁,但遗址犹存,而最为珍视的是巨石上众多石壁题刻。历史上,曾路经此地的众多官宦将卒,墨客骚人,留下不少绝唱。我们从这些石刻诗词中,深刻体会到古代石门关的险要,险峻,以及蛮荒和苍凉。

在正对南广河的巨石顶凹处,粤人林肇元的《石门洞题刻》,以隶书体跃然石上。一眼看去,字迹浑圆,苍劲有力,艺术再现。

世路荆榛迷,当道豺狼吼。满目干戈横,壮士牛马走。

叙南石门关,似擘巨灵手。层山塞其前,湍湍绕其石。

云根动地开,日脚射泉纽。征夫苦经过,行行重回首。

西蜀天下险,此险复何有!不有大将才,谁作长城守。

我从亚夫营,剑气冲牛斗。恨不乗天风,顷刻扫尘垢。

一剪荆榛平,再造干戈后。还从赤松游,放歌时纵酒。

我们读罢此诗,一串“豺狼吼”、“干戈横”形象词语,搅动内心,再添增“巨灵手”、“动地开”、“重回首”,从而感叹:“西蜀天下险,此险复何有!”那时之石门多么苍茫,多么险恶,多么峻峭!而作者这首五言诗,真切地写出了他这个羁旅行役人,身临险隘石门的真实感受。

石门题刻中,有一首《过石门》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明朝万历年间,四川巡抚曾省吾“征剿”九絲山都掌蛮后,于万历二年(1574)回师路过石门的题刻。全诗如下:

石门不容轨,聊舍车而从。

古木盘空下,寒流夹岸呼。

路犹疑虎穴,林已迁魚窳。

九折宁非险,清时自坦途。

此题刻中的“古木盘空下,寒流夹岸呼”句,写出古门的“险”、“凉”意。那时石门关,“关”的“要塞和隘口”地位声名远播。但是,这首《过石门》诗,是曾巡抚“征剿”战后的作品,已成为明代统治者杀绝叙南僰族的历史罪证。

古时石门,确实是道重大“关隘”之卡。行旅之人,走到此间无不为之深深感慨。岁邑贡即选训导涂荔章的《石门题壁》,就写出了这样的感慨:

怪石嶙峋压着堆,天然门户此中开。

一程风月无关锁,四马轮蹄任去来。

侧足不嫌岩穴逼,过身自如洞天回。

行人半属风尘客,阖辟端倪总费猜。

诗中首句直写石门山势,一个“压”字,真正描画岀石门的巨石气势来!“侧足不嫌岩穴逼”,写出行人过“门”的不易啊!

在众多石门题刻中,多有蚀脱斑驳,唯明清题刻,尚有多处可鉴。其中有一首明万历庚寅年(1590)关西赵兰之作,就道出400多年前石门关上就筑有亭阁:

杖履石门过小亭,春光入望使车停。

会心魚鸟机飞远,得意江山景自冥。

炫玉何年能售主,折腰此石苦劳形……

除石门题刻诗词外,描写石门的作品不少,如在县志中,就载有隋史万岁(史杜陵)南征过石门的《征南宁夷诗》,及明朝以来的《石门诗》。清人陈而新的《石门幽兰》诗的首句:“谁将怪石辟为门……”,就描绘了石门的不凡!另一首董氏的《石门》这样写到:“隘路崎岖度石门,过来别似一乾坤。时来不复金鸾昭,岸逼空余古篆存。”

总之,这些石刻作品,写出了古代石门的巍峨,险峻,以及古代石门关的交通要塞地位。这对于我们了解蜀南古絲绸之路,高县地域和历史遗迹文化,大有禆益。

小花

Hash:4a01f662750ac6cf162f939ac32e192410d1cd29

声明:此文由 金线岭网友社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