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翟所张城堡有座西宁城究竟修于何时?

西宁城究竟修于何时

绿洲

西宁城遗址位于会宁县翟家所张城堡村,是北宋年间修筑起来的军事要塞。此城东西长约740米,南北宽约500多米,现存城墙底部宽17.4米,残高约6-17米,总面 积约37.3万平方米。古城由东往西三城相连,俗称“三连城”。整个古城墙体系由黄土夯筑。东西两城的正中开二城门,并有瓮城,城墙外有宽约15米的壕堑。古城城内现为耕地, 2003年甘肃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宁城因其在史上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史学界的关注,然而这座古城究竟修建于什么时间呢,包括《会宁县志》以及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说西宁城修建于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是由北宋章楶奏请朝廷以后所修建,这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然而如果稍微研究一下便会发现这是个常识性的错误!

因为章楶先生早在公元1102年就去世了,一个已经去世4年的人,怎么会跑到会宁来修建西宁城呢,这显然解释不通。

那么这座古城究竟是修建于何时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章楶修城说起:

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南平浦城县)人,北宋著名名将领、诗人。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厉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湖北刑狱使、成都路转运使等职,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以直龙图阁出任环应路经略使,兼知庆州,绍圣四年(公元 1097年),章楶改任泾原路安抚经略使,崇宁元年(1102年),章楶去世,年七十五岁。著有《成都古今诗集》等。

据《宋史·章楶传》记载:为了抵御西夏入侵,占据西夏疆土,时任泾原路安抚经略使的章楶采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以削弱对方来强固自己的边防,在宋夏边境地带大量修筑城池堡寨,然后派兵驻守,此举有效的遏制了西夏的侵犯。

宋绍圣四年(1097年)夏军进犯,宋军乘虚攻破没烟峡寨,并乘胜攻绥德、麟州等地,夏军不能取胜,退守长波川,宋军入界,斩首两千余。当时宋哲宗咨询对边境形势的良策,章楶提出在胡芦河川(葫芦河,古称陇水,属渭河水系。)等地筑城守寨,占据有利地形迫近西夏。哲宗同意章楶的对策。

于是章楶公开修筑数十城,又暗中率四路兵马出胡芦河川,用二十天时间,在石门峡江口好水河南边筑起平夏城和灵平寨。刚兴建时,夏军进攻灵平寨,章楶以夏兵猖獗,议守泾原之灵平会,命钟传与部将苗履统众城之,梁氏遣兵力争。章楶传将步骑二万出不意造河梁济师,作金城关,扼其险要,夏兵遂败。

夏军十余万人进攻平夏城,章楶击败夏军,斩首三千余,俘虏三万余人,宋军与夏军激战时,章楶指挥宋军进攻西夏,包围洪州,击败西夏援军,攻破洪州。接着修筑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等城。西夏对此深感惊讶,却不敢妄动,宋朝边防得以巩固。为了嘉奖章楶的功劳,北宋加封章楶左朝议大夫、枢密院直学士。

宋元符元年(1098年)章楶提出天都畜牧耕稼膏腴之地,人力精良,产良马,夏人得此则能为国,失此则于兵于食皆有妨阙。将来进筑城寨,占据了当,夏人所有惟余兴灵,虽未灭亡,大势已定。于是,泾原进据天都,熙河进据会州,秦州遂为腹里,幅员殆千余里,首尾相连,前后共进筑城寨五十余所,无不如意。当此之时,河东、 鄜延、环庆边面亦各相通,尽有横山之地,西夏由是逐渐衰弱、惶怖。

因为会宁自古为丝绸古道之重镇,又处在西夏和北宋的边防要寨,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因此章楶也在会宁地界,即今西宁古城所在地修筑了一座城堡,当时叫甘泉堡,甘泉堡是章楶修筑的50多个堡塞之一,这些城池堡塞为击败西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确切的说,西宁古城的修筑时间应该是宋元符元年(1098年),而不是所谓的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会宁老家

⊙投稿信箱:476301524@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Hash:fa6421272b4bccefc60f1364dec86b5a05cb24d8

声明:此文由 华夏会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