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变了!街头闪现百变女孩,7栋历史建筑回归

9月28日,昙华林开街,7栋历史建筑崭新亮相。

昙华林从去年年底开始改造,现在亮相的是改造后的一期工程,包括临街店铺和与其毗邻的7栋老建筑。

沉寂近3年的昙华林,随着这次开街,重回大众视线。得知消息后,文旅君就去现场探寻了一番。

新开街的昙华林看起来比起以前干净整洁了不少,更有趣的是,昙华林有了随处可见的“团宠”小昙昙,你们心心念念的DREAM CITY奶茶店又回来了,而且,还多了很多公共艺术空间可逛。

□ ■ □

整个改造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历史建筑将全部保留并按原样修缮。

主要修缮在于加固,建筑内的柱子安上钢筋加固,外观结构与之前保持一致,原来布满青苔瓦灰的墙面现在被贴上了新砖,干净整洁。

△//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木,均按原样式物件拓模、修复,尽量找到老砖、老瓦对其进行复原。

与此同时,这些老建筑皆被赋予了新功能。

从中式门牌坊穿进,一座灰瓦砖房映入眼帘,它曾是瑞典驻汉领事夏定川长期居住的住宅楼,拱券式的外柱廊被完整保存下来。

如今成为『昙华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一层展示非遗作品,二层偶尔会有古琴大师演奏,三层则是非遗大师的工作室。目前仅一层对外开放。

△//昙华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原建筑1890年建成,属北欧风格建筑,砖木结构。

△//建筑内部,内部陈列的非遗作品:鲁班锁、剪纸、京剧脸谱等。

△//1.2米的黄鹤楼,做工精致,小门可打开。

紧挨着的另一栋老建筑则成为了『香黛宫艺术馆』,红平瓦两层楼,展示着各类精美旗袍

△//香黛宫艺术馆,原建筑1890年建成。

重新归来的DREAM CITY在靠近主街道的那一排,2009年开业,它是昙华林的首家文创店,标志性红色大门和墙上的“昙华林”三个大字是无数来此游玩的人必打卡之地。

标志性的红色大门比原来宽了一倍,店内的陈设变了,邻居变成了小隐集市、慢递书局,但一杯奶茶12元的价格未变,独特的青草香味依旧浓郁。

△//DREAM CITY内部陈设稍有改变,但标志性门头都在。这栋楼也有故事,曾经被用作哨楼。

△//隔壁的小隐市集,有手工木艺、干花制作、动漫周边等文创物品。

除此之外,这次改造还包括另外3栋历史建筑。

1897年被创办的懿训女校也被完整保留了下来,现在成为了『汉服体验馆』、『汉绣艺术馆』等。

△// “懿训女校”旧址,1897年建成,上下两层,砖木结构,曾作为教室使用。1953年,改建为武汉市21中学。

清末民初建造的李家老宅,木质老房子,如今摇身变为『晨曦艺术馆』,展示茶文化,在门口都能闻到茶香四溢。

老宅子进门处有一口天井,根据原有的结构完整保留下来,为室内提供采风、透气功能。

△// 李家老宅,主人不可考,建筑面积119㎡,砖木结构,显示了当时中小户人家的建筑风格。

在懿训女校旧址背后,有一座『昙华林艺术创作基地』,6层楼,每层楼都有不同功能。引进了著名雕塑艺术家李三汉工作室、三汉雕塑博物馆和一系列名人名家艺术展,且都可免费参观。

△// 雕塑展是由湖北省美术院三汉雕塑工作室打造,里面的所有故事情节与人物造型是在原始的三百六十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与组合。

除了这些历史建筑,这次改造还新增了一个小广场,摆放了许多绿植花草。十一期间,昙华林社区在这里摆设了千家宴,组织街坊邻居一同,为祖国庆生。

△// 新增添的广场,视野变得开阔许多。

广场上还摆放了昙华林的吉祥物“小昙昙”,一个背着包包的可爱女孩。

作为昙华林最新团宠,小昙昙随处可见,而且沉迷cosplay:护士小昙昙、图书管理员小昙昙、党员小昙昙。至于到底有几个她?哈哈,欢迎你们去现场数数看!

△//图书管理员小昙昙,纪念昙华林的第一个开放性图书馆

接下来的改造工程将继续对11栋历史建筑,及其他保留建筑进行整治修缮。徐源泉公馆周苍柏公馆等名人故居旧宅都将会重新开放,届时去昙华林,又会有许多好玩的!

//

走在昙华林的石板路上,涂鸦墙像胶片一样缓缓展开,阳光在墙上留下斑驳光影,想当年,这阳光也照耀过陈独秀、老舍和阳翰笙的下午。

时代更迭,岁月留痕,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宅一景都是历史沉淀出的最醇香浓郁的宝藏

是时候,去昙华林走一遭,刷新你的新记忆了。

//

昙华林

地址| 武昌区胭脂路昙华林

/ 今日话题 /

说说昙华林你最爱逛的店?

/

编 辑 = 文旅君

摄 影 = 陈丹妮

/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请留言或联系

whlywtg@126.com

- END -

Hash:b6a088bea17045accf5c9e8474820f0641f05158

声明:此文由 发现湖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