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走进百年前列强割据的武汉租界

当人们谈到租界,首先便会想到上海,其实在清末列强入侵的年代,在国内很多拥有港口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租界。

今天我们走进的便是位于长江沿线最重要的一座城市武汉,走进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在汉口江滩沿线至今还保存着众多殖民时期留下的气派建筑,而在江滩沿江路的一条延伸路里,却拥有更多不一样的故事,这条路便是黎黄陂路。

整条路全长604米,建于光绪26年即1900年,其前身便是俄租界时的夷玛街。后因为这条路为武汉黄陂人所建,又因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黄陂人,所以这条路在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

在黎黄陂路的东首一座黄色的欧式建筑就是宋庆龄先生旧居,当然宋先生寓居武汉,曾一直居于此处。

黎黄陂路之所以为街头博物馆,还是得从1861年汉口开埠开始说,自汉口开埠后,列强纷纷涌入武汉,在黎黄陂路周边2.4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划分了英、法、俄、德、日五国租界,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近30家外资金融机构和100多家洋行,汉口自此也呈现出带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繁荣,也成为殖民者们乐而忘返的"东方芝加哥"。

而位于租界中心的黎黄陂路,更是这段屈辱历史的缩影,虽然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中国又重新站在世界发展引领者的位置,但不忘历史,才知当下。

如今的黎黄陂路街头上还保有十七处历史建筑,如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裕兴洋行旧址、巴公房子旧址等。

沿线的这些景点依然色彩鲜艳,保有着历史的模样,只是今日它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改变。

曾经那些白皮肤蓝眼睛的殖民者,依照西方建筑风格,在沿线还建设了很多高级住宅区,当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先驱也在这里谋划未来,因为这里租界,可以达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黎黄陂路不远便是中共“"八·七"会址”,在这里中共"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孕育而生,对中国的革命意义非凡。

Hash:0c33365bfc23920d24fbf4991aac9bc816c5695b

声明:此文由 周杨fly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