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青墩探秘远古,感受华夏最初源流

江苏消息】海安青墩新石器遗址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江淮东部最大的考古发现,把江海平原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余年。为引导队员感受璀璨的远古时代的中华文明,和华夏文化的最初源流,7年8日上午,白甸镇中心小学五中队的队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了“寻访青墩文化”活动。

从南门步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的主题壁画,上面栩栩如生描绘了青墩先民在5000年多前新石器时代捕猎、劳作的生活场景。

博物馆内形象逼真地展示了青墩原始先民耕作,捕猎以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生活场景,让人置身其中,如临其境。那精心磨制的一把把石铲、石锄、石锛、骨镞、骨镖、骨刀,还有那件出土的殉葬品——带柄穿孔陶斧,无不让人惊叹;那造形特别,匠心独运,风格突出,古拙别致,选材精细的玉器、陶器,无一不闪烁着邃古文明的灿烂光华。每一种历经5000多年岁月渲染的物品无不彰显出古青墩人的聪慧!不难想象,青墩人为了开辟这片沉睡的土地,曾经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从给旷无人烟的土地织锦铺绣,到从狗尾草、香蒲草中拣选出优良的稻麦……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感念万分!

队员们驻足在古代干栏式建筑—草房子,边参观,边想象古青墩人怎样圈养野猪,如何种植水稻,怎样用自制木头标枪在河里捕鱼的情景!孩子们纷纷发出感叹: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能干!我们为自己是古青墩人的后代而骄傲!

队员们在青墩遗址虽然只停留了一个小时,但大家都有一种不愿离去的心绪,走出好远,还在深情回望,回望这奥秘的墩,这古朴的墩,这心生感动的墩,这融入了华夏大地远古文明的墩!

此次寻访活动,使队员们初步了解了青墩历史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建筑特色、民风民俗等,感受到江海大地上青墩人的勤劳智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队员们表示要把青墩文化向外传播,让更多人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以及新石器时期历史的了解!(供稿:白甸镇中心小学 曹珊 陈卫)

编辑:汤志星

Hash:7cbbda42f5c59acffa14e96c45ae78ee59068c17

声明:此文由 早安图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