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各国疯狂盗猎中国野马,一爱斯基摩人用特殊方法活捉80匹

一百多年前,在我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一带,曾经生活着一群极善奔跑的野马。这种奇蹄目的马科动物,外形酷似蒙古野驴,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中亚、蒙古国一带生活了约6000万年,它们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准噶尔盆地还尚未成形。就是这样一个活化石一般的珍稀物种,在晚清时期被俄、英、德等国盗猎团伙大规模捕杀,偷猎出境,在中国境内几近消失。

这种野马名为“普氏野马”,或称“准噶尔野马”。之所以被称为“普氏野马”,是因为它和一个叫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俄国人有着很大关系,此人最先发现了普氏野马,并在俄国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支名为探险,实为盗猎的探险队,秘密潜入中国境内盗捕野马。

普尔热瓦尔斯基出生于白俄罗斯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在波兰华沙军事学院担任地理教师,从青年时代起,此人就热衷于探险,尤其向往到中国的西部地区去探险旅行

1875年,俄国战事频发,急需品种优良的战马补充到军队中。沙皇决定成立一支探险队,到我国的新疆地区盗捕准噶尔野马。

在俄国皇家博物馆馆长的推荐下,普尔热瓦尔斯基成为这支探险队的队长。

▲普尔热瓦尔斯基(全名: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尔热瓦尔斯基)

他招募了一个常年到新疆阿勒泰收购皮货和黄金,熟悉新疆环境,精通维吾尔语言的小商人列别科夫作为向导;俄国皇家博物馆派了一个人专门负责收集制作动植物标本;俄国政府还给了他几个士兵当仆人兼保镖。一共七人,假扮成俄国商人于1877年动身前往新疆。

一个多月后,这支探险队到达了新疆的可可托海

一路上,除了一些常见的野生动物,他们连野马的影子都没看见。由于他们的行踪诡异,引起了驻防清军的怀疑,清军把他们随身携带的枪支全部没收,并且勒令他们限期离境。

从这以后,他们的行程改为昼伏夜出,不敢再走大路了,也不敢到牧民家里借宿。如此一来,反而让他们有了意外的收获。

一天夜里,几十匹野马忽然出现在了银色的月光下,悠闲地觅食。普尔热瓦尔斯基欣喜若狂,马上指挥探险队包围过去,准备一网打尽。

可生性机警,嗅觉灵敏的野马,一闻到有陌生人的气息,立刻长啸一声四散而逃。

眼看着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野马即将消失,向导列别科夫率先开枪打死两匹野马。见活捉野马无望,丧心病狂的普尔热瓦尔斯基和士兵们,又开枪打死了七匹野马。

此后一段时间,他们再也没找到野马的踪影,只得带着九张野马皮悻悻回国。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见这帮废物出去这么久,就带回几张野马皮,大发雷霆,命令他们再去新疆。

普尔热瓦尔斯基吸取上一次准备不充分的教训,这一次收集了详细的资料。

他从一本德文版的《马可波罗游记》里,查到阿尔金山有野马出没。列别科夫又找来了一个会俄语,经常往阿尔金山方向贩运香料巴基斯坦商人;此外,他们又招募了一些凶悍的哥萨克骑兵,带着齐全的套马装备再次出发。

▲潜入中国盗猎的俄国探险队(第四次)

不久后,他们果然又在阿尔金山东部发现了野马群。这次尽管有哥萨克骑兵相助,他们依然没能活捉到野马,只是在沿途收集了十大箱鸟类、鱼类、哺乳类动物的标本和皮张。

这时已是盛夏,探险队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时,所有人员都被染上了皮肤病,浑身红肿流脓血,奇痒难忍。因由于害怕被中国军民发现,他们不敢进城找医生,只得返回俄国。

尽管这次依然没能活捉野马,但他们带回了十箱的动物标本,让俄国乃至欧洲重新认识到,中国的沙漠里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动物,也重新认识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价值。

第三次进疆,普尔热瓦尔斯基直接带着队伍进入北京,然后经呼和浩特越过黄河鄂尔多斯高原,到达阿拉善

在蒙古草原上没找到野马,他们又向南到达柴达木盆地,跟着骆驼队到星星峡。历时两年,只从牧民手里买到了两张野马皮。

▲普热瓦利斯基和探险队成员,在俄罗斯驻蒙古领事馆门前和俄罗斯领事的合影

1888年冬,普尔热瓦尔斯基组织了前所未有的庞大人马,携带最新式的麻醉枪,第四次进疆。

当大队人马到达伊塞克湖(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时,普尔热瓦尔斯基发起了高烧,而且呼吸急促。随队医生给他注射了奎宁,但第二天,普尔热瓦尔斯基还是悄无声息地死了,时年41岁,他在中国境内流窜了13年,到死都没能捉到一匹活的野马。

▲普氏野马

此时,俄国探险队盗猎野马的消息早已在欧洲传开了,更多的欧洲国家参与到盗猎中来。

俄国探险队的向导列别科夫在普尔热瓦尔斯基死后,便加入了英国探险队,并成功地帮助英国人捉住了一匹纯种的准噶尔野马。但在运回英国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个瑞典探险队,瑞典探险队说他们捉住的是一头蒙古野驴,根本不是野马。

真正捉住了野马,并把野马带回本国的,是一个爱斯基摩人。

德国人盗捕野马的目的和俄国人不同,他们想得到野马是为了能在欧洲巡回马戏表演时出奇制胜,让欧洲人见识来自神秘东方的罕见宝马。

为此,德国人花巨资请到了一个爱斯基摩人,职业探险家格力格尔到新疆捕捉野马。

格力格尔到新疆后,很快就找到了野马群。但他不开枪,也不用套马杆活捉,因为他知道开枪难免会将野马打死;套马杆也没什么用,成年野马奔跑速度极快,普通的马匹无论如何都追不上,套马杆根本用不上。

他找到野马群后,始终和野马群保持距离,即不靠得太近,也不掉得太远,尾随观察野马群活动。一旦发现有怀孕待产的母马,他就紧盯不放,等小马驹一落地,他就和同伙轮流疯狂追赶。

尽管刚出生的小马驹一落地就能和母马一起奔跑,但也受不了这样没日没夜的穷追不舍,小马驹被他们追得筋疲力尽倒地不起时,格力格尔和同伙就一拥而上将其活捉。

用这种方法,格力格尔捉到了80匹野马马驹。带回驻地后,再用蒙古马的马奶喂养,居然全部存活了下来。

为把这些野马运回德国,格力格尔雇佣了五十辆牛车,途经伊犁奎屯阿拉木图(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然后换乘汽车,80匹野马挤在三辆汽车里,一路颠簸,经伊朗土耳其驶向罗马

由于汽车刚刚出现不久,各项技术都不成熟,一路上汽车故障频发,汽车修理人员更是难找,所以汽车一坏就要好几天才能修好。车队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前进,走了八个月,一直到1890年年底,这批野马才抵达德国汉堡。80匹野马仅有28匹活着到了德国,它们被送进了动物园或马戏团,成为了德国人的圈钱工具。

1945年二战结束后,这些经历了狂轰滥炸的野马还剩下不到20匹,其中仅3公7母10匹有繁殖能力。此外,还有蒙古的国家种马场饲养了一匹。

到20世纪六十年代,一场持续三年的大饥荒,让普氏野马这一地球上唯一存活的,保留着马匹原始基因的野生种群,在中国彻底消失了。

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野马返乡保种”计划,先后从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引进了18匹野马,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县建立了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截止至2018年,该中心野马种群数量已突破400匹,共分16批次将110匹经野化训练后的野马放归野外。

流落海外的中国野马,历经百年沧桑之后,终于回到了故乡,它们先辈们生活过的地方——中国新疆。

▲2018年9月27日,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向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

▲2017年,布拉格动物园在蒙古草原放归27匹普氏野马

莫斯科亚历山大花园里的普尔热瓦尔斯基雕像。除发现了普氏野马外,他还在我国的罗布泊地区最先发现了野生双峰驼,并将其制成标本带回了俄国。

Hash:e1e472f1d56fd46d3fdf6a7bd0a484c823825c97

声明:此文由 史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