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天府之国  叩问地下气龙——勘探院地质所四川盆地攻关团队素描

2020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位置刊登了一条消息:“西南首个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建成,该大气区位于四川盆地。目前,川南页岩气区块已探明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安岳气田探明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年产能超过150亿立方米,成为四川盆地最大的常规气田……”

安岳气田成为四川盆地最大的常规气田,来自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四川盆地科研攻关团队上下求索16年功不可没。

2005年以来,地质所进军四川盆地研究,组成精锐攻关团队,分别在震旦系-下古生界、二/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礁滩前期研究、须家河致密气等勘探领域持续攻关,与西南油气田开展多层次深度合作,为四川盆地建成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做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以克拉通构造-沉积分异为核心的古老碳酸盐岩成藏理论认识,锻造了一支专业配置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四川盆地研究团队,研发了以风险勘探领域区带与目标评价为核心的特色勘探技术系列,助推了安岳大气田、二/三叠系礁滩、川中须家河组等重要突破发现。

攻关震旦-下古 拿下4口突破井

震旦-下古是四川盆地勘探成效最显著的层系。攻关团队涌现出了一批以 谷志东、谢武仁、姜华、鲁卫华、曾富英、朱秋影、石书缘、马石玉等为代表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勘探尖兵,他们围绕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持续攻关,推动高石1井风险勘探重大突破。2011~2015年,创新“四古”油气成藏理论,助推安岳发现万亿立方米大气区;2016~2020年,围绕德阳-安岳裂陷加强研究,推动古隆起斜坡区再获重大突破。

曾富英在工作站上工作。

近10年来,该团队在盆地上扬子地块南华纪-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四川盆地震旦纪-寒武纪“隆坳格局”形成机制、四川盆地风险勘探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参与评价的 12口风险井位获得通过,4口井获突破。

首先,他们提出并厘定了上扬子地块南华纪-早古生代由大陆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前陆盆地演化旋回与时限,加深了上扬子地块构造沉积演化认识。其重大意义是:指出南华纪上扬子地块周缘以大陆裂谷构造沉降为主,中部以隆升剥蚀为主;震旦纪以被动边缘热沉降为主;创新提出早寒武世上扬子地块西缘开始由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转化;系统编制上扬子地块南华纪-寒武纪关键时期岩相古地理图,恢复构造沉积演化过程。该成果加深了上扬子地块构造沉积演化认识,有助于理解上扬子地块在冈瓦纳大陆拼合中的科学问题。

其次,针对四川盆地德阳-安岳裂陷槽形成机制这一难题,姜华等青年专家根据灯影组地层序列缺失程度、裂陷槽内超覆现象、筇竹寺组底部冲刷沉积等依据,创新提出了“北沉积、南侵蚀”的新观点,明确提出裂陷槽形成受冰川型海平面下降和差异侵蚀联合控制,指出北段退积型台缘、中段加积-进积型台缘、南段侵蚀岩溶区以及槽区岩溶残丘是今后重要勘探方向。该认识助推了资西1井、角探1、蓬探1风险井部署上钻。该成果有效指导了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勘探领域拓展与区带目标的部署实施。

蓬探1井突破现场。

关中二叠系 支撑下二叠统勘探部署

中二叠系是四川盆地勘探最早,同时也是显示最活跃的层系。2009年以来,江青春、黄士鹏、苏旺等科研人员以寻找高效气藏为己任,跟中二叠系研究较上了劲儿,打响了长达10多年的漫长攻关。

江青春(左一)、黄士鹏等看岩心。

10多年来,江青春持续驻扎油田现场服务,年均达到120天,支撑油田风险与预探部署研究。黄士鹏是团队里的后浪,仗着年轻,敢拼能赢。他至今记得,为了做好一个专题汇报,2019年的国庆节他是在办公室加班到凌晨1时多度过的。

他们的努力,形成了一批成果认识,支撑了该领域勘探部署:指出东吴运动4幕构造活动控制栖霞-茅口组古地理格局,形成5大有利勘探方向;持续深化古地理研究,指出栖霞期具有西南高东北低沉积古地理格局,有利沉积相带从“一缘一滩带”发展为“一缘一环带”;指出茅口组中晚期受东吴Ⅱ幕拉张作用缓坡台地发生构造分异,川中-川北发育两级坡折,破折带边缘发育滩相白云岩;认为冰期海平面下降侵蚀+沉积相变导致川中-川西古岩溶斜坡带大面积发育岩溶储层,受颗粒滩、岩溶地貌与断裂共控;指出茅一段为源储一体碳酸盐岩非常规新领域,有机质孔和晶间溶孔发育,“甜点”分布稳定,评价两大有利区带,优选两个风险目标,新探1井作为风险探井上钻;指出川西二叠系火山岩具有“早水晚陆、西部溢流、东部爆发”4阶段2幕次喷发演化过程,存在两大有利勘探领域,藉此新评价优选5大有利区带,提出崃探1等4个风险目标。

10多年的漫长攻关,取得了与之匹配的应用实效:提出风险井目标5个,3口井通过论证;预探井目标10个,5口井获采纳上钻,有力支撑了西南油气田下二叠统勘探部署。

攻关长兴-飞仙关组礁滩 论证8井上钻7井

长兴-飞仙关组礁滩是地质所进入四川盆地最早开展研究的领域之一。以李秋芬、武赛军、莫午零等为代表的攻关小组成员,已经在该领域持续攻关达15年之久。他们先后致力于川东北高含硫气藏群、龙岗礁滩大气田、城口-鄂西海槽台缘带、台内礁滩体等重要领域的地质研究和勘探发现。他们厘清了基底断裂活动控制长兴期-飞仙关的早期“三隆三凹”古地理格局;发现了岩相古地理控制礁滩体及储层类型与分布;提出烃源岩、有效储层及构造背景是礁滩气藏形成的关键要素。经与西南油气田合作,通过论证8口风险探井,上钻7口探井。

龙岗礁滩大气田的发现、城口-鄂西海槽台缘的落实、台内礁滩的勘探突破,无一不是倾注了团队成员的智慧与汗水。

李秋芬不会忘记,业绩的背后,是对家人尤其是对孩子的亏欠多多。最难忘的是2010年,李秋芬在四川集中总结礁滩成果时,孩子刚1岁,才断奶,她是多么地不忍离开,但是盆地那边她同样放不下。在内心的撕扯和纠结中,她还是狠心走出了家门。这次到四川做成果总结,艰辛而又复杂。李秋芬和项目组成员一起,经过近3个月的起早贪黑,最终没白忙活,成果总结写得很好,得到了领导专家的认可。当她满心欢喜回到家中要抱着孩子亲几口时,孩子竟然不认她了,紧紧躲在爸爸的怀里。那一刻,她的鼻子发酸、双眼湿了……

李秋芬等看岩心。

四川盆地中心成立后,以武赛军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长期驻扎油田现场,持续攻关礁滩领域。他们精细刻画了台内高带礁滩体微相,上钻3口风险井,在川中先后发现3个礁滩气藏,证明了该领域的勘探潜力;他们在在剑阁、坡西、奉节等地的深化研究,扩宽、扩展了台缘带的勘探领域,在多个区域提出勘探目标和建议井位。

铜山所长(右二)李秋芬(右一)等看灯影组岩心。

当前,礁滩层系仍然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寻找另一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是这个团队的执着追求与共同梦想。

攻关须家河组 明确大气田形成机理

大川中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陆相勘探重点。金惠、王志宏、崔俊峰、王小丹、沈珏红等攻关成员紧盯该层系,从热点到瓶颈期,再到新机遇期,咬定青山不放松,紧紧抓住问题关键,创新认识,为须家河组焕发青春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撑。

攻关团队立足大川中,2005~2011年,应用前陆盆地、岩性油气藏理论,推动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勘探;2012~2015年,结合中台1、邛崃1的突破,由前陆隆起转入斜坡、坳陷区多层系立体勘探;2017~2020年,围绕高产、稳产井主控因素研究,开展须家河组全盆地致密气再评价。

2005~2015年,多源控砂、三相控储、物性控藏及源储交互叠置,近源聚集成藏机制,支撑了须家河组大气区勘探发现和斜坡、坳陷区多层系勘探;2017~2020年,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展开致密气再评价,构建等时地层格架,格架内重构地层关系、沉积体系和烃源岩展布;评价3个勘探领域和12个勘探区块,指出隆起区、坳陷区及下斜坡区为致密气富气区带。

经过16年持续攻关,金惠团队与西南油气田一道,在川中、川西、川南和川东多个区带优选20余个有利勘探区块,以及川中井组在内的70余个有利勘探目标。其中,风险探井5口,为川中大气区建立和勘探领域扩大做出贡献。

期间,作为项目领军人和科室负责人,金惠不光要采集样品、整理资料、编绘图件,更要在关键时刻尽快厘清思路,安排团队的工作进程,编制好汇报多媒体,把项目组的科研成果以最好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期取得最佳效果。为此,成果汇报前加班到深夜是常事。“但是只要汇报顺利,大家的成果能得到上级和专家的认可,提出的勘探目标得以通过,那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层系研究中,王志宏等科研人员以烃源岩研究为切入点,攻关四川盆地油气规模成藏的机理,为明确大气田形成机理、推动勘探选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就是勘探院地质所四川盆地项目团队。16年攻关不止,16年锲而不舍,四川盆地终于大器有成,抱出了天然气金娃娃——安岳大气田。

他们,用知识、智慧与汗水,叩问天府之国地下气龙。

他们,无愧“勘探尖兵”这一光荣称谓!

联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邮箱:1029926159@qq.com

编辑:王琳琳

校对:蒋伊湉

审核:王勇 梁刚

2万家便利店10亿元补贴特惠/中国石油消费帮扶史无前例助推乡村振兴

塔里木油田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超深井钻探技术比肩世界前沿)

北京市2021年能源工作要点全在这!

做足三字文章 ,提质增效升级版如此打造!

Hash:3234244ca5c104d6c77d06b806c17c8ac4cbc426

声明:此文由 石油商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